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孩子付出,无收获而放弃是什么性格心理?
孩子,父母,自己的对孩子付出,无收获而放弃是什么性格心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孩子付出,无收获而放弃是什么性格心理?
养育孩子是选择与责任,不是投资,不可以宣示所有权、控制孩子的人生、期待孩子的回报。如果一定要说付出什么、收获什么,那么毫无保留地对孩子付出爱意,收获当他成长为独立、自由、快乐、幸福的人时,身为父母将获得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吧。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对孩子的付出迟迟得不到自己期待的回应,就选择不再付出,放弃孩子,只能说明这个父母内心还不成熟。
心智不成熟的父母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希望孩子能完全像大人一样行动,但孩子就是孩子,这样的要求是孩子不可能做到的。
如果在情绪不成熟的父母身边成长,将阻碍孩子自我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喜爱,而否定自己感到欢愉的体验。他们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父母爱听的,举止态度都是父母所中意的。因为,倘若他们不这样做,父母就会面露不悦,这正是“不要做你自己”的信息。当孩子开始放弃自己的感受方式,断了自己心中的念头,便会丧失自我。
不成熟的父母,无法接受孩子萌生自我意识。因为萌生自我意识的孩子渐渐就不那么任由父母掌控了,有时候甚至会顶撞父母。
不成熟的父母,无法接受这种“不能随自己心愿”的孩子。也就是说,他们“只能爱那些听自己指挥的人”。
能够接纳别人,这是成熟的标志。小孩子接纳别人的能力较弱,他们只会主张自我。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家长的容忍能力还不如孩子,这是一件挺可悲的事情。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还绝不少见。
成熟的父母看到敢于与自己唱反调的孩子,会觉得“倍感欣慰”,因为他们见证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就应该是这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在生活里是需要有坚韧的心理的。当我们小时候学习走路,我们会摔倒上万次。但是我们从来不曾放弃。人生路线,对孩子付出,没有收获,放弃,最后失败,比较:对孩子付出,没有收获,坚持,最后可能成功。亲爱的,你选择哪个呢?你回答完了就走出了这个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大家都在说,最大的投资项目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回报也是家庭教育。孩子自从娘胎出来,父母就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家庭教育自然成为每天必修、必做的课题。所以历史上就出现了\"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经典的家庭故事。
如果一个孩子成长出现了,就是父母自身的家庭教育有问题,父母应该自身反醒,自找缺点,进行改正,做好榜样。如孩子经常玩手机、看电视的缺点,父母在孩子做作业的是候,就要关掉电视,放下手机,看书、看报纸,用自己正确的行为教育和影响孩子。现在孩子出现了问题,作为父母想放弃,是一种毫无责任心的逃避行为。
建议你补修家庭教育的课程,现在流行的\"五福家庭教育\"的课程不错,你可以从中学会找到孩子的、父母的家庭教育切入点,让自已成长,让孩子更加优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孩子付出是为父为母的职责!当满心欢喜的完成一个生命的缔结,把这个生命带到世上,你们的又一使命即随之而生!望子成龙、成凤是天下父母的期待、期盼。至于培养孩子,多重途径,众多方法吧。但最关键的是:孩子的兴趣爱好!
本人认为:培养孩子注重德行教育很重要。先莫先于修德。孩子的心理健康,德行配位,乃是立世、成事、处物、接人之本啊!技能是生存的工具!所以掌握一个技艺是非常必要的。藏器于身嘛。技能技艺让孩子多接触,根据喜好而专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上好,有的是完美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有的是吃过苦的父母希望孩子不要有同样的路,有的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父母就要求孩子成为她们,有的是虚荣心的父用孩子的成绩来满足自己。
无论那种父母的心态都忽略了一点,孩子是独立的,有着独立思想,拥有去挑战一切不可能的权利,哪怕是碰的头破血流,再说了,父母过不去的坎不代表孩子过不去,他也有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权利,不是说你给了他生命你就可以主宰他的一切。
为人父母做好自己该尽的责任就好,负责把一件事的利与弊告诉他由他来做决定,他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于他自己,你根本无法左右的,所以都轻松一点的好,彼此做知心朋友,告诉孩子选择自己去挑战可以,但无论他遇到什么样的事都回家告诉父母,父母会陪他一起面对。
上一篇:拍vlog怎么找素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