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走路有什么好处?
的人,好处,肌肉走路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走路有什么好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走路是一种最方便的运动锻炼方式,简单易学,成本低,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安全性好,非常适合中老年人。走路有很多好处,促进血液循环,消耗多余脂肪,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维持血管弹性,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跳动,提高身体对氧的利用率,锻炼心肺功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缓解骨骼疼痛,减少骨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改善精神状态,缓解精神压力,控制三高症,改善脂肪肝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推荐:中国居民每天的运动量应达到6000步,有益于保持身体健康。
走路,不是从卧室走到厨房,也不是日常散步瞎溜达,那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动,应强调主动的身体活动,并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才能有益健康,简单的判断标准为走路时感觉有些用力,呼吸和心跳加快,但不急促,可以讲话,但不能唱歌,即为中等强度,更准确的方法是通过心率来判断,健康和体质较好的人,走路时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分,中老年人或慢性病人群,心率应控制在(170-年龄)~(180-年龄),比如50岁,心率在120-130次/分为好,心率可以通过数脉搏来测定,也可以通过佩戴智能手表或运动手环来测定。
走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比如每天走6000步,体能较弱的人,可以分三次完成,每次走2000步,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可以降低目标至4000步或5000步,随后再慢慢增加至6000步,甚至10000步。走路时间过长或运动强度过大都会增加关节损伤的风险,每次走路时间应控制在30~40分钟,每周累计150分钟即可,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运动停止3天以上,之前累计的效果会减弱,甚至消失。走路的姿势正确才能保证运动效果,避免受伤,走路时应抬头挺胸,收小腹,这样有助于呼吸顺畅,预防腰背部肌肉疲劳,摆动双臂,带动身体,能使行走更加轻松,步子不要太大,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走到最后不要突然停止,逐渐减速慢停,让心跳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
总之,走路是一种方便、简单、经济的运动方式,坚持走路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管条件,增强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缓解精神压力,好处多多。走路应保持中等运动强度,避免过于激烈,循序渐进地开展,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才能达到良好的运动效果,降低关节、肌肉受伤的风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走路增强体质,可以锻炼身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走路能强身健体,这是最基本的好处,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强调走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走路可以活动筋骨,瘦身减肥,对于许多想减肥的人来说,坚持走路是一种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
3.走路可以改掉一个人懒惰的习惯,当你坚持走路的时候,整个人都会变得勤快,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勤快。
4.走路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对于经常在室内工作的人来说,下班时间,在公园走走路,可以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更加有利于健康。
5.经常走路时保持健康的法宝,生命在于运动,保持经常走路,让自己更加健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降血压很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们生活中,健身的方式有很多种,走路就是其中的一种,既经济又不用付出太多的体力,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
走路的好处走路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新成代谢,提高细胞的活性,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所以不管是健康人,还是患有疾病的人,每天坚持步行45分钟以上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大有裨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