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买保险容易,真正到了理赔的时候却难上加难,保险里的文字游戏太多,怎样识别?
保险公司,疾病,买保险为什么买保险容易,真正到了理赔的时候却难上加难,保险里的文字游戏太多,怎样识别?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你陪会困难?其实答案就在你自己的文字当中——“买保险很容易”!
其实买保险一点也不容易。即使像我们,每个月、每天接触许多家公司的新产品,并不断地对其进行对比和研究,我们都不敢说买保险很容易。一个行外人是说:买保险很容易。这样你觉得真的没问题?
具体而言,那些说买保险很容易的人,很容易就会掉在两个陷阱里面:
1、根本不太清楚所买的保险是怎样的。合同一次都没有认真读过,内容只是大概知道,甚至认为是一份“全险”(全险是个伪命题,大家千万别信)
这种情况下,几乎是肯定存在着很多对产品的误解的。当自己遇上事情,就想当然的认为可以理赔。最后事与愿违的时候,就觉得理赔很难,保险公司在玩文字游戏。
2、根本没有认真对待投保时的健康告知。健康告知是投被保人和保险公司的信任基础,应该按最高诚信原则进行披露。
想象一下。保险公司都放心你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描述,甚至都不需要你去体检。很多人却有意无意,忽略掉自己过往甚至目前还存在的疾病或身体状况。这种做法,从保险合同面的角度而言,实际上是属于违约责任。
你违约在前,保险公司相应的不履行理赔的义务,就会变得理所应当了。这样的理赔能不难吗?
如何省心地买份保险?花点时间去找个靠谱的专业人士,然后重视以上的两个方面即可。
这里多口说一句。国内的保险合同真的有很多文字游戏吗?你去看一看香港的保险合同就知道国内的保险合同有多么精简了。
个人认为,自己接触过的大部分国内保险合同里面,基本上是惜字如金的。文字虽然不能说很通俗易懂。但作为一份法律合同,文绉绉那是正常不过之事,远不能说就是在玩文字游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了您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人们对于保险的误解。
因为跟您说这话的人,通常他都没有理赔过。
就像我们现在道听途说说粮食要紧张,外国停止了供应,所以国内的粮食要涨价,国内的粮食要这要那,这都是谣言。需要政府一遍一遍的辟谣。
那么这一个问题是大家对保险深深的误解。
无论是什么样的保险,它都是有一份合同的。我们不得不说这份合同可能确实是有一些晦涩难懂。可是晦涩的地点在哪里,一般可能都在医学知识,就像我们这一次的疫情,我们是通过了多么大量的普及,我们也仅仅知道我们要做核酸检测,才能够检测出来新冠病毒的阳性。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是不懂的。阳性我们只能知道这个代表我们病了。
所以我们更多的要掌握的是医学方面的知识。
欺骗我们的往往不是保险合同。
可能是那个销售人员跟你讲重大疾病确诊就理赔。事实上重大疾病的理赔标准非常的丰富。确实有确诊就赔的,比方说癌症。也有一定要先手术才能赔的,比方说心脏搭桥手术。也有需要满足后遗症的条件才能赔的。
还有一个就是老百姓的认知和保险合同的认知是有偏差的。比方说我们做了一个胆摘除的手术,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都一个器官都没有了,那还不是大病吗?重大疾病里面没有这一条。也有可能我们没觉得这是个大病,但是确实是挺严重的,比方说急性胰腺炎。这个病就是有可能符合重大疾病理赔的。
所以真的要具体事件具体看,还是要以合同为准。
如果不明白,我觉得找一个专业的人士,比方我这样的就没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这个问题是很多人的心声吧,如果不是深入了解,确实很容易这么理解。说到底保险是以合同形式存在的,对保险公司和投被保人都存在约束。一切以合同为基准。如果保险公司随便玩文字合同,那它也没法生存了。
让人误解的理赔难主要从保险投保和保险理赔两方面讲。涉及了售前和售后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从保险投保方面讲:
1、在投保时销售人员是否存在销售误导或者投保时告知有误行为。中国大陆采用的是问询告知的方式来确定投保人当时投保时候的身体状况。这样就会在投保的时候出现选择性告知的问题。而且因为各种原因,保险公司在投保的时候不会对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等做严格的检查,所以投保时完全靠的是诚信原则。
现代人其实很多都是亚健康状态,像结节这种问题大部分人都存在。但是很多人也都会觉得没啥问题(医生对于结节不严重的问题也是采取保养、注意身体、定时体检的方案),这个时候因为可能觉得没啥事,很多人会不告知,或者销售人员觉得不用告知。这样的话一旦到理赔的时候(属于影响诚信原则的问题),保险公司查出来有该项疾病记录,保险公司就会拒赔(当然具体疾病具体对待,有时候也是可以申请理赔成功的)。
2、没有买对险种。人身保险里面细分的险种是很多,比如: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养老险、年金险等等。不同的险种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一个人本来买的年金险,结果得重疾了去理赔重疾,肯定是得不到赔付的,这就好比买了电冰箱非要当电视机一样用,那是不可能的。
3、销售人员在投保时是否如实告知了保险的内容,包括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还有保险里的一些名词解释。(很多人买完保险就不管了,建议自己可以重点关注下合同里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还有粗体字部分,这样可以做到简单读懂)
如果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公司肯定会赔付的;如果是除外责任里的内容,保险公司就不会赔付。
从理赔角度讲;
1、最常见的对保险责任不了解,比如重疾险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一旦确诊就赔付,而是有的疾病是确诊就赔付,比如:癌症,有的是需要达到某些条件才能赔付的:比如:瘫痪,需要达到确诊180天后某种状态一直持续才可以。还有一种疾病是需要实施某种手术才可以获得理赔,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需要开胸进行才可以,如果没有开胸就是别的重疾险责任了。这个时候如果因为销售人员说了确诊就赔,结果不是,这样肯定会给人的感觉是理赔难了。
上一篇:从有了手机后就像变了个人该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