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末年的困境真的无解吗?
崇祯,明朝,皇帝明朝末年的困境真的无解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末的党争,各个集团之间为了利益,不惜相互攻讦,朝局混乱进一步加剧。
写在最后
明朝中后期开始形成的困局,最终造成了明末的积重难返,明朝的灭亡只是早晚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是明粉,太祖威武,七征蒙元,五伐漠北;天京保卫战时更是留下“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的美谈。我们对此慷慨激昂,憧憬不已,然而即便如此,当崇祯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而亡时,我们又会深思:明亡当真无解?
纵然天灾肆虐
遇上“小冰期”是明朝灭亡原因的普遍观点。总结一下:当时北方大旱,陕西、山西和河北等多地由于大旱而导致农民收成不好,下层百姓吃不饱活不了,加之李自成在裁撤驿站中被迫下岗,由此进一步加重农民起义,清军方面早已按捺不住,多重因素下,明朝不堪重负,顷刻王朝土崩瓦解。那么明亡当真如此吗?笔者持保留意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句话我们都不陌生,明朝时期几乎全世界产的一半白银都流入了中国,按理说明朝应该是最为强大的国家,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其在中国的法定官方货币地位是在明朝确立的,准确地来说就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用白银计税从政府层面确立了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此前社会流通的主要是铜币,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秦汉唐宋时期的电视剧动不动就用白银买单完全是瞎扯。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中国并不是主要产银国,如何满足社会货币需求呢?答案是新航路的开辟。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领船队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再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98年,达伽马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葡萄牙人麦哲伦更是在1519~1522年间完成环球旅行。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在这个时期获得暴利,大量黄金白银流入。然而这两个老牌封建强国并未能用这笔财富投入再生产,而是选择挥霍一空。由于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欧洲极为畅销,不可避免地使得当时的明朝成为这些白银的主要流入地,尤其是隆庆开关之后,让中国赚走当时世界开采的三分之一白银。福祸相依,也正是白银的流入酿成一场大危机。
封建社会很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而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更是和民间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明朝政府没有准备金的意识,这也是宝钞和铜钱迅速贬值的原因,白银的来源主要依靠对外贸易,结果中国患上“白银依赖症”。这种危险体现在一旦国际出现动荡,必然引发国内社会危机。历史总是喜欢开各种玩笑的,1588年传统大国西班牙与正在崛起的英国爆发战争,结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全军覆没,海路进一步被“海上马车夫”荷兰所垄断。于是到了崇祯年间,原先一年内有60多艘货轮运送白银到中国,现在却骤减到6到7艘,白银供应量大大减少,崇祯遇上了通货紧缩。用白银计税需要先将粮食兑换成白银,但白银升值后,原先的一石粮食换一两白银变成一石粮食换半两白银。于是农民为了完成纳税就需要缴纳更多的粮食,从而大大加重其负担,这样一来农民无法缴足赋税,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减少。
天不遂人愿
加之遇上北方大旱,流民四起,曾经勉强维持的生活也难以为继,也因此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一呼百应。但农民起义这个事在各个朝代都有,宋朝更是典型,从建国之初百姓便起义不断,也没造成亡国灾难,所以也不能全然归咎于农民起义和清军的崛起,国家没钱才是最大的问题。若大明朝末期财政收入充足,军饷补给源源不断,又怎能让李自成他们纵横半个中国,以致一发不可收拾?也就更谈不上让努尔哈赤在关外闹腾,进一步入主中原。清朝是幸运的,小冰期逐渐退去,17世纪中后期英国已然在朝着霸主的地位走去,国际社会对白银的供应也慢慢恢复……
总结
明朝末年的困境当真不可解,这是横向和纵向双重因素下导致的结果,大明朝辉煌过,也曾衰落过,一个王朝走过三百多年已不算遗憾,毕竟这也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做互联网产品的,喜欢研究历史,并和大家讨论。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公元1627年,大明王朝到了风雨飘摇的历史关头,崇祯皇帝开始了他励精图治,中兴大明的宏伟计划。然而崇祯帝在位17年虽一心勤于政事,带头节俭,平反冤狱,最终的结果却是自缢煤山,成了亡国之君。读来让人不胜唏嘘。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明朝末年的困境真的无法避免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从一个历史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如何避免这个困境。
一、处理好辽东问题,自萨尔浒一战明军惨败后,明朝和满清的攻守之势易位。等到皇太极即位后,更加咄咄逼人,有几次甚至攻到北京城下。在这种情况下,明朝不应该想着彻底剿灭满清政权,收复辽东,而应该让袁崇焕重兵固守,不需要他必须兑现五年平辽的承诺,安心防守,同时和满清议和,保证北部边境几年的和平。利用争取的时间先解决内部面临的问题。
二、处理好内部党争,明末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愈演愈烈,崇祯采取的措施是除掉魏忠贤,沉重削弱阉党势力,从此让东林党一家独大,失去制衡的东林党只顾自己的利益,对皇帝提出的政策阳奉阴违,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危害。从当时来讲,崇祯是不必杀魏忠贤的,还是应该让阉党和东林党互相制约,让自己提出的政策可以执行。但这个度要把握好,我觉得嘉靖这方面做的就不错。
三、对内坚决镇压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起义,同时从财政拨款,赈济灾民,对受灾严重地区减免赋税,从根本上断绝农民起义的基础。有人会说钱从哪来,这个我后面会说。解决了农民起义问题,可以说离解除困境就成功一半了。
四、利用东林党和阉党的矛盾,让宦官和大臣捐款,共赴国难。崇祯当初让东林党人捐钱,没一个人响应,原因就是没人制约逼迫他们,后来李自成去逼捐,一个个富得流油就是明证。其次明朝各地的藩王是不需要缴纳税收的,到崇祯时期,这些藩王经过几十代的繁衍,占有大量土地,累计的财富达到惊人的地步。如果崇祯可以用手段比如取消世袭,让这些藩王每人拿出一部分钱来,加上上面说的阉党和东林党的捐款,明朝国库没钱的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