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原本年前决定辞职的,因为这次疫情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现在辞职是明智的选择吗?
疫情,工作,公司原本年前决定辞职的,因为这次疫情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现在辞职是明智的选择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你连疫情都坚持过去了,现在暂时不建议离职,可以待到6月份在看具体情况!
安稳跳槽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很多企业该并没完全复工。并且今年企业“人才优化”现象特别严重,很多事业单位都有类似的情况。
这个时间选择离职,很容易是芝麻和西瓜斗丢了。
理清思路
这里面有两点要理清楚,第一离职的理由是什么,这个你并没表达清楚。
是因为工资待遇、前景问题、晋升问题还是关系问题。
搞清楚离职的思路,有利于你选择新的工作。
比如你因为待遇问题离职,那么你就必须了解行业工资是个什么水平,假如在泥当地,行业工资酒那个水平,那么你求职可能需要跨行业求职了。因为同行业内很难找到满足你需求的企业!
因此清楚自己离职原因,搞懂自身需求点最好是在离职之前需要做的事情。
第二个思路,你离职以后打算怎么坐,是否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还是只是先想着离职再说。我想说在这一点上你可能压根还没考虑,不然你也不会问处今天这个问题。
离职之前做好求职规划可以有效的减少过渡期额时间,从而避免了过渡期中出现的迷茫、焦虑等现象!
综合来说,离职选择性低
等你把这两点都弄清楚以后,还考虑离职的话就可以真正考虑一下了。
做好规划要在事前考虑,由于提供的具体信息有限,希望群回答的对你又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要回去有万贯家财继承能直接回去当董事长随便辞职,如果你辞职后还要找工作劝你还是消停点,毕竟现在倒闭裁员一大片,各个都工作不好找,还不如骑驴找马找好下家再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题主目前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公司或者创业明确方向,今年这情况还是建议不要裸辞。
首先,暂时不谈论今年疫情这特殊情况,裸辞本身风险较大,就算你没有房贷、车贷要供,原本的每个月月入几千(多者上万),裸辞之后就变成原来的每个月多少剩点(再不济就是月光)到坐吃山空,刚辞职的感觉肯定是爽的,毕竟不用早起打卡上班,也不用面对工作上压力,然后过个一小段时间,心里空虚感和不安感就会找上你,你会发现不管是身边人还是朋友圈的人,好像每个人都在奋斗事业,每个人都激情满满,你慢慢的感觉自己在浪费青春,进而不自觉的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能力太差?是不是太没有上进心?是不是太乐于现状?等等。在你还没有把山吃空之前,你已经扛不住内心自己对自己的谴责了。这种心态下找另外一份工作,很难做到理性客观,只会为了有一份工作在手,与其、还不如不辞职,毕竟随便找的一份工作,未必比你现在的好。
第二,结合今年这特殊的疫情,国内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外贸行业更是受到重创,很多工厂不再需要加班,不加班意味着没有加班费,月收入减少,办公室人员也可能存在普遍降薪来共度难关,你想换新工作也没法在薪资福利上做出争取,而且如果不是特殊技能人才,这种情况下,找与目前就职职位类似的工作,也很难在薪资下有突破,与其换个公司拿同样的钱做同样的事,还得渡过一个试用期阶段,还不如目前岗位踏实。
第三,对于成年人而言,不管什么原因(除非天塌下来那种特别特殊和紧急的状况)不建议裸辞,不要裸辞!
希望对题主有用,谢谢!
(图片源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大环境来看,现在辞职,不是明智之举。
目前,很多企业还处在疫情的恢复期。
昨天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CBA公司宣布,中高层管理人员将降薪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公司首席执行官降薪35%,总监及以上级别人员降薪15%-30%。
除此之外,在整个疫情期间,我们所了看到的、了解到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疫情对全球经济都有较大冲击。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更积极和乐观的一面。现在,我国疫情状况趋于稳定,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比如我所在的汽车产业,从4月份开始,产量、销量都在逐步回升,后期的预测量也令人欣慰。于是,很多企业也开始放开招聘。所以,如果已经有充分的理由要辞职,可以将脚步放慢些,适当的关注企业招聘信息,确定有合适的机会,再考虑辞职。
刚才聊了聊现在辞职是否明智的问题。事实上,在考虑辞职之前,还是应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如果辞职了,是否有新的工作机会可以接续?还是即使不工作,也能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1、除了考虑疫情对整体情况的影响,还要考虑自身的情况。如果不想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那就要选择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去新的公司。
2、而要经慎重考虑的因素包括什么呢?
离职原因:正如马云说的,无外乎两个: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所以,要先明白你想离职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比如钱没给到位,可能这也是大多数人离职的原因吧,如果一个月给10万、20万的工资,即使累点、委屈点,大多数还是会考虑忍一忍的。如果钱没给到位,可以考虑去什么样的公司、从事什么要的工作才能提高收入。
新公司的平台和机会:尽可能对心仪的公司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它的薪酬福利标准、组织架构、企业文化、老板风格等等。
自身能力状况: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专业性不够,即使有新的工作机会摆在面前,也无法抓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