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元曲同样是文化瑰宝,同样是一个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广泛流传?
元曲,杂剧,文化元曲同样是文化瑰宝,同样是一个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广泛流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这也会影响元曲广泛流传的势头。
我认为以上四点是制约元曲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注:以上陈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尽人意的地方,敬请谅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时期的文学经典是文化水平发展印记,是时代文化潮流的巅峰凝练。然而作为戏曲代表的元曲,却与其他文学艺术发展由来迥异。元曲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发展的产物,那是汉民族第一次未掌握文学发展的主导权。在那五胡乱华的年代,造就了元曲的繁荣和昌盛。
唐代以后,政权割据,社会一片动荡不安。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先后覆灭各类割据政权,结束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中国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自此开启少数民族统治的先河。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建国为元之后,统治阶级“只识弯弓射大雕”文化水平上是一大短板。所以有人说:“元朝是最没文化水平的”,但这毕竟只是偏激的个人观点,实际上抛开这些舆论仔细审视元朝文化发展,才知晓这“最没文化”的朝代。最后却歪打正着,创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戏曲巅峰,于是才有享誉声望的“元曲”诞生!
忽必烈统治中原后,他对汉化的态度在《元史》中总结为:蒙古兴垂六十年,至帝始延揽文学之士,待以殊礼焉。也就是接受一定的汉族文化,但也没有被彻底汉化。在采用《易经》中“乾卦”“元亨利贞”,将国号改为“大哉乾元”。
在元世祖政策下,汉人中的文学之士大受鼓舞。于是便在宋词中吸取精华,融入蒙古文化再结合方言俚语,创作出通俗的散曲。这些通俗的曲子正迎合统治阶级的需求,底层老百姓也十分追捧,元曲迎来“短暂春天”。
世祖之后,元曲创作受到打压,汉人无法进入国家管理高层。汉人老百姓被区别对待,连儒士也地位也受到打压,在《蒙兀儿史记》中记载元朝存在“四等人制”,也就是将人分三六九等,而汉人就是最下等。因此此刻的元曲充满对统治阶级以及官僚贵族的讽刺,也寄托自己复杂的情感。
这种矛盾在元仁宗时期才得到缓解,元宗与世祖一样,都是比较支持汉文化的,但是不幸的是,汉人虽得到一定认可,但依旧没有多少话语权。但就是在这种尴尬的环境下,元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元朝在史料的记载方面可谓是非常随性,真正重视史料的记载是寥寥无几,于是《元史》可以说是史书中批评中最差的。统治阶级对史书的不重视,使得元朝修史官也随心所欲,这对编撰史书的大儒宋濂来讲无疑是难于上青天。元朝统治者对于权力的追逐是十分痴迷的,在元仁宗之后,一直到元顺帝时期这短短十年年之间,元朝经历七个统治者更替,这十三年混乱不堪,自然也就没人理会文艺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宽松环境下,元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时期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在元曲中就有大量充满讽刺意味的杂剧、散曲接连问世。文人墨客也追求文艺创新,将雅致的内容融入元曲中,使得元曲不断雅儒起来,在民间更受欢迎,人们极其推崇这种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将元曲创作推向另一个巅峰。
如今流传下来的作品高达四千五百多首,于是有人便认为,在元朝统治的几十年来,文化并没有断层,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这也就是后来造就的元曲。这被评为“最没文化”的朝代如今却为中国留下一笔珍贵的文学瑰宝。
元曲不同于文学界中其他作品,元曲的总体发展离不开“俗”,就如元曲的著名作家白朴,在阳春曲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锹。戏剧创始人关汉卿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也有: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这些俗语深得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的喜爱,使得元曲更加接地气,更加受欢迎,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乐趣追求。
随着人们对新文化思想意识不断的发展进步,元曲的流传和发展也受到了新文化思想意识的制约。不论如何,元曲终究是元代中了不起的艺术。元朝时期虽不及唐宋才气洋溢,但也正是他的无所作为造就元曲异于唐诗宋词的“雅俗共赏”,文化的繁荣昌盛与国家的经济政治休戚与共,也正是因为国家文化的不确定性,才文学艺术更加千姿百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那为什么元曲没有像唐诗宋词一样流传下来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一、曲的传唱对乐器和人都有一定要求,就拿现代社会来讲吧,我们拿手机听了几十遍的歌曲自己开口唱却还是可能会跑调,何况古代社会的曲子都是现场演奏没有回放的。所以即使很多人想要回味一个曲子也只能靠想象,那时候演奏曲子的技艺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旦他们不想传授,曲子就很可能失传。
二、古代精通曲艺的人多为高门大户的女子,她们身份的特殊性使她们无法抛开脸面去给别人传授曲艺,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曲的流传,曲只能是富人们宴会时消遣的玩意,平民无法接触到这些东西。
三、还有另外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古代的音律和现代并不一样,有些乐器也跟以前是不一样的,古代的有些东西都丢失了,所以即使现在我们有曲谱也无法演奏古人的曲子了,根本无法体会到他们演奏时的风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职场中,工作是主动推进还是需要领导督促推进,两种方式优缺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