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元曲同样是文化瑰宝,同样是一个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广泛流传?
元曲,杂剧,文化元曲同样是文化瑰宝,同样是一个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广泛流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元曲同样是文化瑰宝,同样是一个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广泛流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以为一样在流传,不过曲容易与词搞混了,有点不易与词分开。词、曲都一样,皆当歌词吟唱的,但现代人却把它们当为一种文学体裁。现在的歌词,其实是自由诗。现代的艺人文学素质较前人差,好像是他们学不来,连自由诗也太会写,歌词乱七八糟,甚至比不上民歌,难以置信,时代的发展,他们落伍了。演出得东西,有文化素养的人是不太喜欢看的,反而吸引了一般小青年,因而艺人身价也不错,还赚了不少钱!
以上种种原因,确实写元曲和演唱元曲的少了,甚而罕见了!他们只是把其当作文学欣赏或学着试写的。至于演唱,似乎有点失传!为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建议教育部门,有必要加强这些弱项的学习,以便使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相信,一旦发扬起来,又是一种喜闻乐见的东西,以丰富国民的精神生活,甚至可走出国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元曲是中国戏剧最早的雏形,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中的源头, 最有代表性的。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至今为止还将家喻户晓,关汉卿的《牡丹亭》一直延续到现在,马志远的,西风瘦马,小桥流水,垂柳人家。成为千古绝句,元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至今为依然闪亮夺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诗宋词汉文章,元曲明清小说,无一不代表着我国历个朝代文化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而元曲作为元代另一种文学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可说佳篇纷呈,杰作不少,言其文化瑰宝实不过份。
可元代作为一个短命王朝,等级森严,人分三六九等,以曲取仕,促进了元曲的繁荣发展。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实乃幸事。要说是什么因素制约它的广泛流传,我不妨谈谈自已看法。
元曲作为和乐而唱的文学艺术表现的形式,实分散曲与杂剧两种。有不少入远高初中语文课本。记忆犹新当属马致云的《净秋沙,秋思》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在天涯。关汉卿的《窦娥冤》碧血飞白帘,不辩贤愚枉为地,不堪黑白枉作天,至看之还令人心生无限敬畏之情。
就其文词而言,语句艰涩繁杂,也不乏俚语村言,套调有牌,复杂难记,远不及唐诗宋词,合角有韵,㫰㫰上口,易于成诵,流传广泛。
然,元曲实乃我国古典戏剧艺术文化之雏形。具近代王国维考证,"中国的真正戏曲,则从元杂剧而始。”,言之有据,论述详备。在戏剧发展史的研究不失开创性的意义。
较为著名的流传至今的当属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并称元曲四大家。及至稍晚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等许多名作至今唱响戏坛,广泛流传!
由此可见,元曲完成了一个时代文化文学的艺术沿袭传承,以新的面目,唱响在九州大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元曲同样是文化瑰宝,同样是一个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制约她广泛流传的因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元曲源于宋代末期的民间杂剧和民歌,属于"市民文化",也就是元曲是由杂剧和散曲构成的,到了元朝才开始走向文化人,走上艺术的高处。尽管她的艺术色彩与唐诗宋词并没有明显的逊色,但内容反映多为民间之事,反映上层人物的抱负、理想、和祖国山河壮丽的作品不明见,其政治色彩没有唐诗宋词浓厚。
二.元曲在民间流传虽然有很多市场,但求得更广泛的流传必须有很多上层人物的推波助澜。看一看唐诗宋词绝大数都出于士大夫文人、或军队指挥者之手,上到宰相甚至皇帝。再看元曲四大家的社会地位,关汉卿充其量是一个梨园领袖;马致远通过关系曾做过地方官员(但不大);白朴放荡形骸,一生布衣;郑光祖也就是个平民式的杂剧散曲作家。至于,其它元曲著名作者做官的也很少见,做大官的更少见。
从而可见:元曲的社会平台没有唐宋诗词大,没有唐宋诗词硬,流传渠不够宽广。
三,元曲表现形式一般都是口语化,地方方言的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交流和传诵,这是阻碍元曲广泛流传的重要因素。各种地方文化的融合,成为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接受的表现形式,这种融合需要时间的磨合,需要时间去沉淀。而元朝的生命又是较短的,只有九十多年,是汉朝时间的四分之一不到,唐朝的三分之一,宋代的三分之一不到,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的形成和流传的广度与适应这种文化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而明朝认为元朝政权是鞑虏入主中原,对于元朝的文化艺术认同也需要一段时间,这也会影响元曲流传的进展。
四,元曲尽管有像关汉卿的《窦娥冤》这样悲剧名篇,王实甫的反封建婚姻的《西厢记》,马致远的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但著名作品远不如唐诗宋词名篇多;尽管有像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等著名作家,但远不如唐诗宋词著名作者多,
上一篇:职场中,工作是主动推进还是需要领导督促推进,两种方式优缺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