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以来总有专家拿出“研究结果”,会不会从客观上造成人们的恐慌?
专家,研究成果,疫情疫情以来总有专家拿出“研究结果”,会不会从客观上造成人们的恐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这次疫情发生的突然,没有先例,对疫情的诱因肯定要有一个研究、认识、有效应对的过程。
然而,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却经常发布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例如:病毒会通过眼睛传染;气溶胶传染;下水道可能有病毒传染;X%的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潜伏期不止14天;新冠肺炎可能每年都会有疫情流行等等。相信这些专家可能有自己的“最新发现”,但这样一味的抛出“最新发现”,势必会给民众造成心理压力和恐慌,闹得草木皆兵?对于普通人来说关心的不是专家们研究成果。在人们只能靠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这些常识性防范措施之外,尚没有研究出主动积极的消灭病毒的方法之前,这样的“最新发现”还是少一些对社会普遍公布,以减少人们的恐慌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好,还是专家说的话也好,只能作为参考,有参考价值的自己关注一下,没有参考价值的,我们不要理睬。那些粪口传播和下水道传播没有科学依据。
前段时期专家研究病毒的传染源可能是菊头福,中间宿主可能是穿山甲,还有的专家认为是武汉华南市场的野生动物,这些只是专家的猜测,不太靠谱,还有的专家认为病毒会长期存在,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二年,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病毒何时消失,要用时间去证明。
专家的研究成果要经过长期的科学论证才能下结论,我们的情绪不能被专家的成果所左右,因为专家的研究成果只是说可能,或者是推理,我们没有必要恐慌。
我们只要保护好自己,坚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出门带口罩,不聚餐,不聚集,不在封闭的环境中久留,回家后勤洗手,居室勤通风,勤消毒,你就不会感染冠状病毒肺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开心能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大家应该从正规媒体渠道、或是官方渠道获得和了解疫情的各种信息。而不是以讹传讹,胡乱听信谣言!
并且在特殊时期,大家应该做好自身防护,遵守国家在特殊时期发布的各种规章制度,相信国家和政府,一定会战胜这次疫情,取得最终胜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觉着应从正确的渠道来了解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信息。其次,不必为一些专家公布的研究成果而感到恐惧。
另外,据我了解,一些专家公布的研究成果在某个app发布之后,相关机构便开始研究其结论。经实验证明,一些结论是要有许多限制条件来支持的。因此,专家公布了研究成果,我觉着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并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寻找预防办法。所以静静的想一想,也无需太恐惧。
与此同时,据我了解,一些医学院在近期上课时,也时常拿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为例,来为学生讲解预防等知识。所以,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虽说可能会引起局部恐慌,但是还是会起到一定有利作用的。
我国对此次疫情防控工作表现和最终结果表明,只要我们相信国家,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这次抗疫的胜利。
最后,我要在此对那些在抗疫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说一句:“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懂理性的论断的人往往也是具有知识、理性和判断力的。公众往往喜欢简单直接的结论。只要研究结果去伪存真,结论明晰而不作标题党,应起到教化作用,涤清讹误,凝聚共识。建议控制标题误导,所发布的研究结果必须有权威的摘要或解读前置。避免被大众简单认知、断章取义。更应该提升媒体的社会正义责任感,杜绝为了点击和阅读量作标题党,通过怪力乱神的修辞吸引眼球,造成大众快餐资讯时代,信息混淆是非不清对人民正确和理性认识事物造成负面影响。进而维护大众思想的真善美,社会的公正和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正做学问的专家,以事实为论据,用科学方法分析,慎重做出推断,有益于公民防疫;而如果是怀着某种私欲,为赚取读者眼球的,经不起科学论证的言论,则是有害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的确造成了许多人的恐慌,尤其是农村地区,因为农村有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在他们看到所谓科研结果时,其实内心是有许多不解的,他们只能了解表面的数字数据等,对内容就没更深入的探究,这些都是真实的国情,所以说国家对疫情普及要通俗易懂,以免人民群众对铺天盖地信息到来时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上一篇:英语口语老师说我的发音一听就是中国人的,怎样的发音才能有洋腔洋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