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明王朝嘉靖帝经常说的两京十三省,都是哪些地方?
明朝,湖广,直隶大明王朝嘉靖帝经常说的两京十三省,都是哪些地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明王朝嘉靖帝经常说的两京十三省,都是哪些地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嘉靖皇帝,是明朝皇帝里在位较长的一位皇帝,合计在位四十五年。他在位期间,政治上启用名相张居正,抗倭用了戚继光,被称为“中兴之主”。他常说的“两京十三省”,应该是从明永乐皇帝朱棣说起的。
1420年,朱棣从南京迁都北平,“北平”成了北京。原来北平地区行政管理的机关“布政使司”,被提升改为“直隶”。
而南京原来是朱元璋定都的地方,而且有其陵墓在。朱棣虽然迁都,却不愿与南京隔绝,还是承认自己是传承朱元璋的血脉。于是,南京原本是直隶的行政机构,没有改变,只是成为“南直隶”。
北京与南京都属于直隶,被称为“两京”。
十三省,则是明朝疆土除两京之外,分成的十三个行政区,省是元朝的叫法,明朝城为“布政使司”。因为“省”叫起来顺口,便逐渐习惯称“省”了。
十三省是指:山东(东指辽东),浙江,福建,广东。山西,河南,湖广(指湖南,湖北),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经典烧脑剧《大明王朝1566》中,会经常出现一个地理名词:两京一十三省。
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后废除改由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仍习惯称“省”)、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分掌一省行政、司法、军事,并称“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各对中央负责,遇大事由三司会商。宣德朝始有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景泰朝成为常制。
明朝有两京加十三省,总共15个省级行政区,即承宣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共15个省级单位,为明朝稳定的统治区域,称为“两京十三布政司(省)”,布政司下辖府和直隶州。都指挥使司方面,共有16个都司、5个行都司、2个留守司。此外,在青藏地区设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嘉峪关以西地区设“西北八卫”,这些都是羁縻卫所。
具体来说,两京是北京和南京,即北直隶和南直隶。但在朱元璋时期,北京是指河南开封,现在的北京称为北平,由燕王朱棣镇守。南京所在地区,当时并没有冠以“南”字,就是直隶。
北平等地,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设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这是北直隶前身。朱棣即位后,自然要提升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的地位,升为行在,为迁都北平做准备。到了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紫禁城修好后,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北平成了“京师”,原来的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就不能再用了。所以,原来南京地区所用的“直隶”,成了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的专用。北直隶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共8府2直隶州。
南京虽然不再是国都,但毕竟还是朱元璋孝陵所在,又是明朝龙兴之地。南京的政治地位依然非常高,如果取消南京的直隶地位,等于割断南京之于明朝建立的历史。怎么解决?好办!在南京的直隶前面加个“南”字就行了。这样,即承认了北直隶的国都所在的地位,也不影响南京的政治和历史地位,两全其美。南直隶,包括了现在的江苏(含上海)、安徽两省。经济发达,赋税居全国之冠;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半数以上官员皆出自江南贡院,共辖14府4直隶州。
明朝设两京,定都北京,以御北元;以南京为留都,控扼江南钱粮。从这层意义上讲,在明朝,北京是政治中心,南京是经济中心。“两京一十三省”,两京是必须排在最前面的。
两京之后就是十三省,严格来说,是13布政使司,俗称为省。从沿海算起,有:山东(含辽东)、浙江、福建、广东,然后还有山西、河南、湖广、江西、广西(省会桂林)、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包括甘肃东部)。
一、夹在两个直隶之间的是山东。明朝的山东面积非常大,除了现在的山东省区域,还包括辽东。明朝的“一十三省”是不包括辽东(辽宁大部)的,为什么呢?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北元退回蒙古大漠,对明朝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明朝在辽东设有重兵,一来可以在侧翼钳制北元,二来可以通过辽东控制广大东北地区,也就是努尔干都司。辽东在明朝最关键的作用是军事,设有辽东都指挥使司。辽东人口较少,民政事务也不多,明朝就把辽东的民政划归隔渤海相望的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管辖。你看明朝地图,山东这两个字,“山”在辽东,“东”在山东。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共6府。
二、浙江布政司:是明朝在太湖平原南部、钱塘江流域、曹娥江流域、甬江流域、椒江流域、瓯江流域等地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杭州府。下辖11府。
三、福建布政司:明朝在闽江流域及附近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福州府,下辖8府1直隶州。
四、广东布政司:是明朝在今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部分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广州府,共10府1直隶州。
五、山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山西省地区和河北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太原府,共6府2直隶州。
六、河南布政司:是明朝在今河南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开封府,下辖共8府1直隶州。
七、湖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湖北省、湖南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武昌府,下辖共16个府。
八、江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江西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南昌府,下辖13府。
九、广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广西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桂林府。共下辖11个府和4个直隶州。
十、云南布政司:是明朝在今云南和缅甸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云南府,共下辖21府。由于云南为多民族聚居地,又与多国接壤,行政区划变化较多,更迭频繁。
十一、四川布政司:是明朝在成渝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成都府,下辖9府、1直隶州。
十二、贵州布政司:是明朝在今贵州省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贵阳府。共下辖10府。
上一篇:“人,如果没有特殊才能,稳定的工作才是首选”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