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中学生课堂起哄现象?
学生,老师,教师如何看待中学生课堂起哄现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冷处理,青春期的傻小子们,都是坏坏的,本质不坏但荷尔蒙会教给他们偶尔发点小坏,如果老师不入他们的法眼,他们往往会恶作剧,冷处理,凉,闹够了,会自讨没趣,事情就偃旗息鼓。
2.那就让他们起哄,看看闹到什么样,再出手!
3.千万不要对着干,没啥意思,也没用,一旦老师生气发火就是中了他们的圈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学生“上课起哄”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小小高兴下,俺教的孩子们都挺懂事,挺怪!
言归正传,“上课起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大致来说,班风不正,整个班级从一开始就没有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没有相应的集体荣誉感,负能量孩子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越来越起主导作用,慢慢地,正能量的孩子没有了一席之地,甚至被同化,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是相当地糟糕,学知识已经是奢望,基本的做人道理已经难以接受。
相应地,这种情况需要一位强力地能走进多数孩子内心的班主任,方能有效扭转。
另外一种情况便是,班级老师讲课实在糟糕,已经到了让孩子们,忍无可忍的地步,要么老师非常不负责,要么老师课堂讲授完全不在行。
不过这种情况,可谓是极端的个例了,我觉得目前绝大多数老师,都能认真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通过一段时间学习,都能让自己的教学能力有快速地提升!
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通过“课堂起哄”这种极端方式,来表达诉求,都是不礼貌,也不恰当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
课堂起哄是每个中学都有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调皮的外延扩大。上课时东张西望的学生、窃窃私语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将这些不服从教师的学生视为调皮生,从而将调皮学生的范围扩大化,使教师的许多精力放在维持学生纪律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传统化学教学中,十分强调组织纪律,我们将教材比作图纸,把课堂当成了车间,力求将学生加工成标准件,强调共性,忽视了个性。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或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长期处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集中辅导、纠错→继续练习→结论评价的教学模式中,这种固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规范,有利于基本技术与技能的教学,但是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种标准,这是现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压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化学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渐渐对化学课失去了兴趣,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3.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学生是接受教导的人,处于未知和知之较少的地位,学生必须接受教师的教导,学生必须服从教师,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我们自己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就是教师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
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开,面对新课程改革,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
5.从教师的权威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课改的新理念中可以发现,我们自身的许多教学行为迫切需要改变。
三、正确分析学生调皮现象
学生调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应该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一般有如下原因:
1.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凭兴趣做事情,在无意识中漠视或违背教师的教学意图;
2.学生对上课的教师有逆反心理,不喜欢这位教师的化学课;
3.为了引起他人注意,显示自己,通过调皮捣乱引起同学、教师注意,获得一种满足感;
4.极少数顽劣的学生,自暴自弃,无视课堂纪律,顽劣成性。
5.其他情况。
四、妥善处理学生调皮问题
由于化学课独特的形式,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比较,学生更容易出现不遵守纪律,不听话,就连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断犯一些小毛病,如果学生在纪律上一有违纪的风吹草动,你就停下来去整风,那么这节课必将是支离破碎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