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后,有些小县城房企9000元/月招不到人,为何?
疫情,房产,小县城疫情后,有些小县城房企9000元/月招不到人,为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对策:
1、留住年轻的老员工。人事部门要制定合理的薪水、福利制度,晋升制度,让年轻的老员工看到发展的前途,能留在有企业发展。不能轻易让他们跳槽。
2、吸收一定比例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020年应届毕业生,肯定比较多。房企制定计划,到学校去直接招聘一些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通过看简历、实操、面试等程序。确保招到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回到企业工作。
3、实行老带新计划。让每个部门制定一个老带新的计划,要那些有经验的员工传授一些经验给年轻的毕业生。以便那些应届毕业生员工在职场中迅速成长,为企业带来长足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房子不好卖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房企等于销售行业,低底薪高提成的行业刚去九千块是不可能的,因为销售行业要看能力的,所以刚去的人达不到这个标准给你9000块,要慢慢努力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最难过的就是房企了,不会涨了,只会越来越低,后面小孩子都是独生女了,谁还会买那么多房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截止三月中旬,虽然国内的疫情得到很好地控制,但尚有一万余病例没有痊愈,输入型病例也逐步增加,成为新的防控重点。可以确切地说:现在仍然处于疫情期间。
至于小县城房企为什么9000元月薪会招不到人,也只是个别和暂时的现象。小县城能拿到9000月薪的还是不多吧。
针对为什么招不到人这种个别和暂时情况,我个人分析有如下原因:
疫情管控仍然严
进入三月中旬,经过近两个月防控战,虽然国内很多地方新冠病例已经清零,但防控风险和防控难度仍然不会小。
在一些中低风险地区,逐步放开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复工复产,但仍然需要严控人员随意流动,大众的心理仍然对病毒存有内心恐惧。
由于房产建筑工地管控难度比较大,很多房产企业仍没有全面复工复产,购房者对上门看房仍然心存疑虑及恐惧。即使有些房产售房部已经开门,也是门可罗雀,鲜见有人上门咨询。
再则,买房并非当前短期内刚需,并没有多少人需要急着买房。
所以,防控严是当前房地产人才市场处于冷启动的重要原因。
买房并非当前短期内刚需,并没有多少人需要急着买房。
短期前景不看好
据国家统计局房产销售数据显示:1-2月份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大幅度回落,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35.9%,房产投资同比下降16.3%,开工降幅在35%左右。投资、竣工、到位资金都存在15%以上的降幅。
从上短期房产行业大数据就可以看出,由于房地产这个行业的短期不景气,目前全国房产销售仍然处于冷启动状态。
由于疫情影响,在可以预见的近中期内,房产企业的业绩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让从业人员看不到短期向好趋势。这也是导致小县城房企不好招人的重要原因。
个人标准达不到
房产企业招聘销售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入职标准比较高,有的人想入职房产销售获取高薪却根本没有经验,个人条件达不到招聘标准,自然望而却步了。
作为一个房产销售,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知识储备呢?应该包括:房产的基本知识、交易技能、沟通技能、表达技能、个人素养、个人形象等等,有的甚至需要掌握一些风水学知识。
可以这样说:房产销售不同于一般的商品销售,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房产销售人员,必须是情商、智商、逆商和个人形象都具备的综合型人才,能够搞好房产销售的人才,我想一般的销售工作应该都能应付吧。
所以,小县城的房产企业并非不好招人,而是符合标准的人并不多,可选择余地不多的原因吧。
符合标准的人并不多
实际薪酬有套路
房产销售是靠业绩提成吃饭的职业,个人收入完全凭借房产企业这个平台和自己的个人能力。在小县城,这类岗位的收入可以说是高低差距很大。据我了解,有的业绩差的只有4000-6000,高的也能每月达到几万。
所以,这个月薪9000元我们要正确理解,应该是全体销售人员平均月薪9000元,并非保底能够达到9000元,也并非你一入职或者每个人就能拿到那么多。就以底薪3500为例,如果平均月薪9000元,至少需要提成达到5500元。
按照现在房产销售的固定金额和按照比例提成两种方式来说(除去保底销售等因素),以一套县城房子100万举例,按照千分之二提成比例,至少一个月也得卖掉2-3套房子。这种估算还没有计算保底销售的情况,有的房企还需要置业顾问每月至少销售保底房1-2套。在这样的条件下,遇见好楼盘、房企搞活动和销售旺季,任务还是很容易完成的。如果遇见销售情况不好,完成业绩指标那就很困难。
所以,9000元的月薪在一些小县城的从业人员来看是很高,但这钱并不是那么好挣。
小县城房企为什么不好招置业顾问,也并非是普遍现象。这种情况既有目前处于疫情期这个特殊原因,也有岗位预期前景难以看好、标准难以企及、薪酬认识等综合原因。
上一篇:中国的全职家庭主妇有多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