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电影《阿郎的故事》阿郎最后在比赛中为什么求死?
孩子,波波,自己的电影《阿郎的故事》阿郎最后在比赛中为什么求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摧毁。
阿郎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生命戛然而止,最有冲击力。
具体到他跟波波的感情,套用一句话“他们回不去了”。
他和波波之间隔着漫长的岁月,这其间波波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变。
而阿郎还在原地,必然是回不去了。
虽然有波仔,有旧情。
当然,他不死波仔也是可以送走的,但作为父亲,作为男人,阿郎必须要站起来。
阿郎曾经是个浪子,不负责任,放浪不羁,为了孩子,变成了一个好父亲。
而成了父亲的阿郎在成熟之后,明白了自己对波波的伤害有多大,他想复合不仅是因为爱,还有内疚。
但面对波波,阿郎并不确定波波是否还爱自己,成熟的他,已经懂得尊重别人的情感了
至此,出于对孩子爱和对波波的情感,阿郎要留住波波就必须自己浴火重生。
但是面对当时的局面,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给他去证明了。
这和波波走不走无关,这关乎他是一个父亲的角色,他必须用成功给波波和孩子做一个证明。
而结合到他的个性。无畏的,随性的,那在最后,有这个举动也不例外。
另外,在最绚烂时消失,也是吴宇森一贯的美学特征。
所以,阿郎不是说刻意寻死,而是那个时候对孩子的爱,对波波的情。已经让他超越了生死,他只想做一个好人给他们看。
至于生死,已经不重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主编让他死了,要不然这部电影也不会这么感人!也不会得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阿郎以前带情妇飙车,出过事,腿上有钢板,容易车祸。
关键是儿子,他死了没人养他儿子,所以他撑着。
波波来了,他就敢比赛了,儿子有人养了,如果赢了他还能独自养儿子,还给他富裕的生活。
于是他决定拼一把,这都是为了他儿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因为他清楚,孩纸只有离开他,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存环境。并且在前面,他试过打孩子,赶走孩子,让他去找妈妈,可终究都没有成功,孩子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孩子。所以,只有他死了,孩子才能彻底的跟他妈妈在一起。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是小学,只觉得片尾的歌曲好听。
很久以前第二次看这个电影是大二,当时还跟同学探讨了,他为什么不直接退赛,为了第一搭条命,不值得。
后来毕业了第三次看是工作两年,在外地出差时,当时也跟一同出差的朋友们表达过我的不理解,孩纸妈妈都回来了,不比赛好好过日子多好,为什么死呢?
第四次看是我当爸爸以后,看到结局我哭的已经不像样了,因为只有在我当上爸爸的之后,我才明白阿郎为什么要坚持比赛、为什么要主动求死。毕竟,所有爸爸都应该都可以:为了孩纸更好,能付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父爱如山能感受到深深的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严重受伤,为了自己的荣誉,以及剧情安排,最终导致死亡。
在赛道上,在即将以第一的身份越过终点线时,被一同竞争第一的另外一位车手猛烈一撞,摔倒在地,头部深受重创,他忍着剧痛,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回想起和老婆儿子共度的美好时光,给了他无尽的力量支撑到了最后。最终他以生命的代价兑现了对儿子的承诺,这是他最后一次骑摩托赛车,他永远是第一。
骑着赛车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之后,阿郎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连人带车重重摔倒在地,摩托车起火了,而这一次他没能再坚强勇敢地重新站立起来,和他钟爱的摩托赛车一起被火海吞没。
这正是电影的高明之处,所以影片定名为《阿郎的故事》,阿郎这个人是个浪子,死法也是浪子式的:毫无余地地赌博与毫无征兆地死亡,像《阿飞正传》,主角也是这样突兀地死去了。阿郎与波波多年后相见,他其实毫无自尊可言(虽然他看起来并不在乎),即便通过赛车赢得尊严,以其实际状况而言,也不能继续凭此维生。而且那样这个电影就将降格为抢儿子抚养权的平庸家庭剧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