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过后,如何以更理性的方式来进行家庭教育?
孩子,疫情,家庭教育疫情过后,如何以更理性的方式来进行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组织好日常生活是最好的方法,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家庭教育无非是对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这样的判断是客观和朴实的,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家长要从纷繁精巧的育儿术,转为大道至简的生活组织与管理。
不仅是这段居家防疫的超长假期,以后的家庭生活中,家长都要有意识地积极组织家庭生活。如通过家庭计划,让孩子生活有规律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避免孩子过分懒散和失控;如通过亲子协商制定使用手机等家规,鼓励孩子自主协调娱乐与学习的关系,既做到相信孩子,鼓励孩子独立成长,又合理地帮助引领孩子,促进孩子不断自我超越。
组织好日常生活是家庭教育的大道,许多教育契机就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若能根据家庭实际,积极面对时间和空间的挑战,总能因地制宜地探寻到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方法。
居家学习的挑战,正是家校合作的突破口
抗疫期间,学校迅速组织教师在线教学,最大限度地保证停课不停学,在有限的条件下维护学生利益最大化。病毒肆虐和防疫压力激发了教育人的创新潜能,教师化身主播,墙壁成了黑板;家长成了助教,调试设备、打印、拍照、上传。
可教师和家长一顿手忙脚乱的“猛操作”后,却发现孩子迟迟进不了学习状态:学习期间散漫地走来走去,不按教师要求完成任务;抵制不了电子产品的诱惑,学习娱乐界限不清等。为什么孩子在家学习和在学校状态不同?为什么懂很多道理,却不能坚持?
居家学习要靠家校合作来突破成长屏障。长久以来,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学习看成学校的专属职责,家庭只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而疫情防控期间的在家学习,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清晰地看到,学校和家庭都是孩子完整成长链的一环,孩子的全面有效发展,需要家校环环相扣的系统努力。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比如防控新冠病毒要求“勤洗手”,这可是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和练习的基本技能,为什么成年了的我们还没有真正养成洗手的正确方法与好习惯呢?这件突然变得事关重大的小事,充分证明只靠学校有限时空的教学不足以稳定新技能,孩子每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家长高度重视,需要家校之间保持连贯与协调。
家校合作要立足于家校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彼此教育弱势。家长需要组织好家庭生活,让孩子多参与实际生活,增加生活体验,为孩子在学校的理性知识学习打下经验的基础。家长还要注重孩子生活和学习好习惯的养成,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效果能在家庭中得到延续。
居家学习也要靠家长成长起来,越过能力鸿沟。应该说,几乎没有家长是完全准备好了才生养孩子的,几乎所有家长抚养孩子的能力都是在挑战困难中得到锻炼的。面临孩子的成长挑战,家长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这并不轻松,需要学会控制情绪,需要学习教育方法,需要协调工作与陪伴孩子的时间。尤其在被动宅家的疫情期间,管理孩子的生活,带动孩子参与学习,培养孩子好习惯等,都是不小的挑战。家长先要从心态上不回避这个成长课题,行动上积极与教师合作、和孩子沟通,全家人携手协作,一定能带动孩子更好地成长。
孩子的自控能力,家长的教养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家长要善于坚持,永不放弃自我成长,用自己的成长带动孩子的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古至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更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那我们就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来制定教育方式。
在教育孩子前我们得先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了解孩子,明白他们需要什么,想要干什么,才能更好的教育他(她)们。
假如孩子是活泼型的,你就会发现他喜动厌静,感觉生命力特别旺盛,那我们就不能完全由着他的性子来,适当的给点小教训,不然长大后可能无所顾忌,目空一切。
若是乖巧型的孩子,这类孩子适应性特别强,因为这种孩子很少表示抗议,我们就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来强迫他们接受,这样可能会导致缺乏自信心。
那最让我们家长头疼应该属于问题型的孩子,常常会让家长们操透了心,对于教育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在考验家长们的耐心了,不要过多的责骂,应该去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进行正确的开导,不然无休止的责怪和谩骂会让孩子更加为所欲为,自暴自弃。
最后,在我们希望孩子积极进取的学习,那我们家长首先是处于积极进取的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当我们家长自身做出了榜样,那我们的孩子处在这样的氛围里,自然而然达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是一名学校校长,也是一名父亲,家庭教育即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疫情是个特殊的时期,即使家长经历过“非典”,但是作为父母这个角色,经历还是第一次。因此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理性方式”。
由于家庭教育这个话题比较宽泛,那么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
举例:如果你的小区发现有一例确诊,而此时小区的人都在指指点点、惶恐、抱怨,孩子这个时候如何也出现了烦躁、焦躁的情绪,该怎么办?如何进行理性教育
首先说下原则:
既然是理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客观分析,解决问题。
既然是家庭教育,那么问题就不在是谁对谁错,存在必有价值,而是跳出自身个人角色。家长的责任只有一个:教会孩子做人
首先帮孩子分析指指点点、惶恐和抱怨的原因,均是老百姓都以自己个人这个角色在思考问题,而没有通过自己作为小区的一员这个角色来解决问题。我要告诉孩子,换位思考,老爸也会紧张,也会焦虑,因为老爸也非常在乎家庭每位家人的健康,因此老百姓担心是本能,是人之常情,那么如果这是一个高考作文题目,你作为社区居委会的一名职员,需要你写一封《至XX社区居民的一封信》来安抚居民(新高考题材:发言稿),那么你会怎么立意呢?我相信你的立意一定是弘扬正义正气,一定是调整老百姓的心情,一定是以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身份,本着解决问题来写的,是么?
上一篇:香菇怎么去除异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