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因为个人比较内向,职场中有社交障碍怎么办?
自己的,社交,的人因为个人比较内向,职场中有社交障碍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总是怕当众发言,也怕与人搭讪,但是工作中总是遇到同事要交流,话不多挺不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性格秉性各有不同,干好自己的工作,充实自己是最重要的。性格内向的员工分配一些内部事务,干得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A I 物联网社会,线上活动大趋势;
社交交往有目的,主要靠的硬实力;
尤其职场是如此,虚头巴脑不长久;
你的能力很别牛,你的产品很上头;
你的技术超一流,口才忽略才真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分析】
职场上,一个人的认知是基础性的,也是根本性的。认知的合理性决定着个人分析判断的合理性,更决定着个人职业行为与发展的未来。
该问题就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偏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盲目判定内向与社交障碍存在因果关系。社交障碍人群中存在内向的人,但内向者未必有社交障碍。
其二,错误理解社交障碍。将“话多话少”作为社交障碍的标准,是错误的。
【指尖视野观点】
职场社交障碍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有自己的原因也有他人的原因。从个人角度来看,自我认知、自我角色认知以及对于相互之间的关系认知错误,会对自己的心理形成负面影响,产生不自信的情况,进而造成社交障碍。
内向是心理与思维指向个人自我,其语言、行为、情感较为深沉不外漏。内向与导致社交障碍的不自信有着巨大的差异。
内向者未必说话少,说话少者未必存在社交障碍。内向与导致社交障碍的不自信之间差异明显。
1.差异一:心理指向不同
人的心理感知分为内部感知与外部感知。内部感知倾向于自我身体与心理的感受,而外部感知则倾向于外部环境的敏感与感受。内向的人强调内部感受,而外向的人则强调外部感受。
担心说话少、不好而将自己定义为“社交障碍”是基于外部因素的敏感与他人的反应而形成的不自信状态,其实质是基于外部的心理反馈。
A.内向:关注自我
性格内向的人,在意的是自我心理的满足,是自我“世界”的状态。内向者沉浸在自我的心理环境当中,对于外部环境或者他人的反应并不在意。即便有人觉得自己话少,也并不往心里去,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满足了。
内向者可能是寡言少语者,也可能是话唠,未必是性格孤僻者。但无论怎样,他们更沉浸于自己的主观思维中。
B.基于社交障碍的不自信:关注外部
为什么自己会担心社交障碍?为什么因此不自信?是因为自己对外部比较敏感,很在意他人的反应与评价。以他人对自己的判断作为自己行为与心理的导向,这是明显的外向性格。
一定程度上来说,外向型的职场人非常在意他人的反应与态度,更容易患得患失,更容易因为同事的态度变化出现心理波动。相对于内向型的职场人来说,外向型的人心理波动更频繁,甚至更容易抑郁。因此产生的不自信,就是其心理波动造成的结果之一。
2.差异二:感受维度不同
内向性格的职场人,其心理感受的内容,与认为自己社交障碍而产生不自信的人所感受的内容完全不同。内向者更多沉寂于自我世界,陶醉于自我满足,在自己内心深处进行没有外界干扰的思维与心理活动,而不自信的社交者聚焦于人际交往或者同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两者没有可比性。
A.内向者:感受以自我为中心
内向者的心理感受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自我心理舒适程度。主要是对自己行为与自我期望目标的达成情况与满意度。与他人评判或者评价关系不大。
其二,自我记忆基础上的主观想象。内向者基于长期记忆,陶醉于自我世界,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己独特的逻辑形式进行丰富的内在想象。
其想象或许是浪漫的,或许是残酷的,但与社交关系不大。
B.不自信者:倾向于社交能力的比较性差异
觉得自己社交做的不好,或者担心自己社交有问题的职场人,其思维与心理的感受点不在自己的主观世界,而在于同事之间的社交比较。
因为羡慕他人的人缘较好而自卑,因为觉得别人的话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或者积极响应而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这种情况,是以他人的“良好”表现为基础,来和自己的不足对照。因为羡慕或者欣赏他人,而在内心产生不自信的心理表现。其最终的结果是“己不如人”。
基于社交角度,以他人为参照物,进行优劣比较的行为,是造成职场社交障碍的原因之一,而非内向。
3.差异三:思维方式不同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内向与基于社交的不自信也有很大差异。内向的人,其思维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于个人世界的沉静逻辑;而不自信的人,其思维以外部世界为中心,倾向于自己与他人之间差异的外部心理刺激。
A.内向:沉静思维
内向者的思维具有两个明显特征:
其一,具有批判性。内向者以自我的内在标准为参照,对外界观点与行为进行评判。别人的言行合理还是不合理,内向的人以自我内在标准为参照进行正误判断。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吻合,会趋向于赞同,他人的言行与自己内在标准不一致,则选择无视或者不赞同。不会轻易出现自卑或者不自信的情况。
其二,内在的理性敏感。即便外部环境对自己的心理造成冲击,内向者也不会过于计较。不会出现情绪上的过度波动。而是更为理性的进行自我检讨与思考,在自己内心身处寻找答案与解决的方法,寻求内在的心理刺激。
比如,沟通不畅或者表达不好,内向的人不会轻易认为这是社交障碍。
B.基于社交的不自信者:刻板思维
刻板思维造成刻板效应。所谓“刻板”这里有两种解释:
上一篇:新考的公务员,领导突然让我每天给他打扫办公室,我可以拒绝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