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老师的拖堂?
老师,学生,教师如何看待老师的拖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老师的拖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拖堂问题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是经常拖堂还是偶尔拖堂?拖堂老师在干什么?听听老师自己的解释,再通过询问学生了解一下情况。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事,有很多事情自己不了解情况就不能妄加评论和猜测,想当然是行不通的。凡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评主观臆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拖堂,堪称学校教学管理的一大顽疾,许多学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治理这种现象。比如,下课时用音乐提示、学校教导处跟踪检查、将其定性为教学事故等等,都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时间一长仍会死灰复燃,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下课铃响之后,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还再尽情地表现自己,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早已飞出了窗外。拖堂,使学生的大脑得不到正常的课间休息,精神疲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拖堂占用了学生上厕所的时间,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同时,拖堂还直接延误了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说实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非都愿意拖堂,造成拖堂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计划性差,等下课铃一响,要么教学任务还有一点小尾巴,要么有一两句话还没有向学生交待清楚,要么正在布置课下作业,还有些教师因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占用了正常教学时间……总而言之,教师的出发点都没有问题,总希望学生多学点知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好的愿望并非都能产生好的效果。对学生而言,一节课45分钟,前半个小时精力高度集中,接下来的15分钟如果没有足够新奇的教学内容作刺激,有些学生的身心就开始出现疲劳,精力也难以集中。等到下课铃声一响,许多学生的心思早已不在课堂上,有的想尽快去厕所,有的想着课下干一件什么事,还有的在想下一节是上什么课……因此,教师在拖堂的时间里所说的每一句话,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几乎都成了耳旁风,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教师“拖堂”问题并非无解。首先,要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做为老师,想要一辈子不拖堂也并非易事,关键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时时约束自己,尽量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更不要让拖堂成为一种习惯。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强化时间意识和效率意识,对教学的每个环节所用时间都要提前预设,并留有余地。同时,要精选讲授内容,避免节外生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适当作出“冷处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
其次,对学校而言,要多站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探讨一些解决拖堂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县有一所中学为治理教师拖堂现象,采用三段铃声对老师进行“预警(15秒)——缓冲(20秒)——下课(25秒)”三段提示,既留给老师课堂收尾的时间,又提醒其要准时下课,使数次难禁的拖堂顽疾在该校近乎绝迹。这一做法从细节着眼,用三段铃声提醒教师和学生下课,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能起到较好的警醒作用,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这比单纯的行政命令要好得多。
同意以上观点,请点个“赞”!有不同意见,请“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就是教书育人,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传道授业解惑,不能拖堂,如果到了下课时间,不能讲完课,要尽快结尾,这是常识,也是规则。
从教师层面来说,如果不按时下课,下节课的教师就不能按时上课,已准备好的教案就不能实施,在有限的时间内就完不成教学任务,依次类推,一连串的问题就发生了。
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为什么一节课小学按排40分钟,中学安排45分钟,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再说,教师不按时下课,就会影响学生上厕所,仅有10分钟的班空,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上班会迟到。这样,整个学校的秩序就乱了,有上班的学生,也有在教室外乱跑的学生。
总之,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能拖堂,无论对别的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有益处的。教师要提高认识,增强时间观念,备好课,把握住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告诫一下同行,绝对不能拖堂!
平心而论,拖堂的教师其实是非常负责任的。但回忆一下我们曾经的学生时代,老师拖堂我们自己是什么感受呢?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大家就会明白。
下课铃一响,学生哪有心思再去听你说些什么呀?这时候你讲再多也仅仅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讨学生厌,费力不讨好。千万要记住祖师爷孔子曾经说过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课余时间去学习一下心理学,了解学生最佳学习时间和教师最佳教学时间分别是多少,把握好分寸,控制好教学的进度和节奏,做到事半功倍。
我曾经说过,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一条条毒蛇一样小心谨慎。很多人都害怕毒蛇,其实毒蛇一般不会主动伤人,但很多人却被毒蛇咬伤甚至丧生。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我们往往因为不小心进入了毒蛇的安全范围,毒蛇误认为我们要攻击它,才咬人的。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但是他们却认为你要害他们,那是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完全去理解他们。所以我们要多学习相关教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要经常和学生交流,对学生更加了解,才能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去进行教学。
上一篇:实时上网课和过后看回放有啥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