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化”一词是褒是贬?
汉化,汉族,民族“汉化”一词是褒是贬?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毒!
让我不得不分两部分回答。
汉化一词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对周边民族的同化与融合,这个过程一直贯穿着中国的历史。在古代,居住在中原的汉人相对周边各族,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悬殊的人口优势,因而在其中扮演主导角色。
对于我们华夏子孙来说,这是个褒义词。
汉化的原因很简单:
1: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先辈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的深刻思考,其中包含诸子百家的真理,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各类优秀文化。最主要的是它不是封闭式的文化。它就像一个天生的君子,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
2、汉民族先进的文化和优越的生活方式的吸引。根据历史的经验,落后民族在与先进民族融合杂居后都容易受先进民族文化生活的影响,清朝入关后,满族的汉化就是实例。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不等于文化上比先进民族先进。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而且是采用被征服的先进民族的那套政治制度来统治国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上都居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先进文化。
3、人类追求更好生活本能。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不仅有汉化,我们汉人也会被胡化,也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论是胡化还是汉化,归根结底是人类对目前生存状态的不满意,去学习外族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以达到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目的。所以汉化的胡人,其实也是被我们先进的文化所吸引。
所以,汉化一词不论是对于炎黄子孙,还是外族人民本质上都是褒义词。
————————————————这里是“划水线”——————————————
现在我再回答下题主想问的“汉化”。
题主所说的“汉化”一般是指在不改变原内容的前提下,把一些基于外国文化的外文游戏、漫画、书刊等内容,翻译并修改成中文的,使玩家能以中文的视角进行学习。简单点来说就是翻译。
而这个“汉化”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即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入外国先进的文化、技术、娱乐方式等等,从而满足人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
因此,我觉得这个“汉化”也是个褒义词。
问题是在之前人民思想道德和经济水平没有得到改善之前,我们“汉化”的手段确实令人不齿。可以说事情的本质是好的,但是展现的方式错了,因此让人对这个词产生错误的联想。
我觉得,现在中华儿女的生活水平及素质修养渐渐提高,而“汉化”这个词不会再作为一个贬义词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性词,不存在褒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者汉族也,化者感化、融合、包容也。汉族是中国所有民族当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处于比较优势的一个民族,而其他民族自然就被称为少数民族了。正因为汉族的人口和文化处于优越地位,因而在民族融合中扮演着主导地位,而少数民族自然就被“汉化”了。也就是说汉化就是用起主导作用的力量去融合其它力量,作个比喻好似“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这是自然规律。所以“汉化”一词不褒不贬,是中性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性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是好!全世界都汉化了,那就是大统一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化的意思就是中国化。由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人口优势,地理,文化,政治优势影响。汉族一直都是主导角色,受其影响,汉族对周边民族有了无声的同化和融合。汉化这个词因为语言环境不同褒贬也发生变化。例如我们已经被汉化了,我们民族特有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就是贬义词。我们应该发挥经济,政治的优势逐渐提高影响力慢慢的对周边民族进行汉化使他们与我们同步。就是褒义词。汉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物。就是中性词。
上一篇:很好奇家里买了地毯的朋友们,你们地毯是怎么清洗的,多久一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