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化”一词是褒是贬?
汉化,汉族,民族“汉化”一词是褒是贬?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对中华民族来说,汉化一词肯定是褒义。因为现在的中国疆域,不光有战争取得,最主要就是汉化的过程。最初的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周文王的哥哥,吴泰伯奔吴,也就是现在苏锡常地区,那时还属蛮荒荆棘之地,是吴泰伯带来了中原文明,才逐渐发展起来,现在成了全国最富饶的地方。秦王朝建都咸阳,往西戎狄,往东南楚国还属荊蛮,再往南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更不用说了。那怕到了三国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孟获号称南蛮王,绝对的蛮荒之地,也就是现在的云贵川交界处。五胡乱华的五胡,在中国的也都汉化了。契丹、西夏、辽就更汉化融合的不分彼此了。连最后的非汉人王朝,大清满族也在统治过程中汉化了。所以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先进文明之一,而且是唯一代代相传,没有中断的文明。被这样强大的文明同化,到拥有他,难道不值得骄傲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陈述观点,“汉化”是个中性词。但从实际用途看,也可以说有褒有贬。
“汉化”,首先想到的电脑软件的汉化,相信题主所说的汉化第一个意思也是指软件,甚至特指盗版软件。但实事求是地讲,这种说法应该不算常见,说哪个软件的汉化版就是盗版。
特别是随着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盗版软件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相信以汉化来表达盗版的提法也会越来越少的。
“汉化”在软件上的第二个意思,就是支持中文。用电脑多的朋友多知道,很多好用的软件是没有中文版的,英语水平高的不妨碍用,但像我这样的小白,基本上就要连蒙带猜的。
因此,遇到这样的软件,往往第一件事就是网络搜索“汉化版”“汉化补丁”。不消说,“汉化”绝对是极好的。
最后再说一下“汉化”的广义,也就是中国化。其实这是文化相互交融的一种方式,西方接受我们东方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生活习惯等等,但同时我们也逐渐接受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
从这个角度讲,并不存在“汉化”是贬义,或“西化”是贬义,只是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种交融方式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的指的是历史上,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政权在入主中原后,发生的政权组织和文明形态上向汉族看齐的现象吗?如果是的话,我要说,其实“汉化”是一个中性的描述词。而且,历史上不仅仅有少数民族的汉化,还有汉人的少数民族化,比如南北朝时期,北朝汉人贵族的鲜卑化。当然,历史上“汉化”更常见。其实说到底,古代汉人居住的地区属于农耕文明区域,而少数民族大都属于游牧民族,这是社会生产形态的差异。汉人的衣冠制度其实就是针对农耕文明区域高度适应的产物,除非游牧民族只想劫掠而不是在当地建立政权,就必然要选择汉化——这是一种需要,而未必情愿或者甘心。事实上,游牧民族能够劫掠农耕文明区域的前提就是农耕文明区域能够有有效的生产组织。否则就是一锤子买卖。对于游牧民族也是没有长期利益可图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宋朝以后,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上都在寻找建立草原与农耕的复合型帝国途径,最终清帝国算是在这种尝试里比较成功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往一直有一种论点,认为少数民族选择汉化是因为中原汉族的农耕文明比游牧民族先进,其实这只是一种沙文主义的臆想罢了。农耕与游牧都属于农业文明,而且从出现的先后顺序上,很可能农耕早于游牧。而决定古代社会人群选择农耕还是游牧的根本原因是地理和气候环境。所以从本质上说,农耕与游牧没有文明分野上先进与落后之分。当然,从技术的角度上看,农耕文明区似乎更容易发展出复杂的技术文明,但是在手工业时代,这种技术文明本身的价值远不如工业时代那么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你站在谁的角度,如果是我们,汉化是带给他们优秀的文化,是褒义!而外国的话,汉化是文化侵略,是贬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外文翻译成中文,何贬之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褒义词,形容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通俗易懂,能被更多人所接受
上一篇:很好奇家里买了地毯的朋友们,你们地毯是怎么清洗的,多久一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