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没有冰箱,又是如何制冷的呢?
冰窖,冰块,硝石古代没有冰箱,又是如何制冷的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最冷的季节,冰冻的最硬最结实,此时凿洞取冰储藏在冰窖,冰窖一般都是深洞。底下用稻草或者是树叶垫着,上面放着冰,还会用一些树叶,芦苇叶稻草覆盖,再封门,即使这样到了夏季也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冰了,所以古人都用夏季使用量的三倍储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版冰箱“冰鉴”——皇室专用
在周朝的时候,古人就发明了一种东西,专门用来保存“冰”,就是冰鉴,《礼记》中就有提到。最开始的时候,冰鉴只是用来保存冰,让皇帝解暑用的,而到了后面,有个御膳房的厨师发现:在北方,冬天下雪的时候,寒气可以让食物“更长久”,而冰也是一种寒气,所以就发明了用冰鉴进行保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唐宋末期,人们甚至发现了把硝石放到水里会使水结冰的现象,这样古人甚至都可以造冰了。据说是在一个大盆里倒一些水,再放入一个小盆,小盆里也倒一盆水,然后在大盆里倒入硝石,小盆里的水就会结成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藏冰,冬冰夏用
在先秦时期还没有制冰的技术。虽然没有制冰的技术,但是古人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那就是把冬天的冰藏起来,以备夏天用。在《周礼》中就有记载,周王室有个专门负责采冰的部门,他们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把冰凿出来,分成块后藏到他们预先备好的冰窖里。建冰窖,一般都会选择干燥透气好的地方,利用泥土不导热的原理,冰窖一般会建在地表5米以下。而且他们在修冰窖的时候,特意将冰窖修成较为密闭的形式,以减少温度的损失。冰窖修好后,古人会先用新鲜的稻草和芦席铺在地面上,然后把冰放在上面,再用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盖上,密封住窖口,这样冰就不会融化的很快。当然起初也是有冰融化的现象的,所以古人会采大量的冰以备夏天用。同样,在地面可以铺设带槽的地砖、以及水井,这样就可以把底部融化的冰水导入到丼里。这样做既可以起到降低来自地底的地热,又可以避免冰窖室内的地面浸泡在水里。其实冰对于百姓来说,还算是一种奢侈品。这个时期能用得起冰的也只有贵族阶层。
二、利用硝石制冰
北方冬天寒冷,南方的冬天可不会像北方这样。他们没有那么厚的冰,也存储不了这么久怎么办?唐朝末期时发明了制冰的方法。当时随着火药的运用,工匠们在生产火药的时候开采了大量的硝石。硝石是一种矿产,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它们喜欢待在低温的墙角下,颜色像霜一样。他们无意间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惊喜是水可以结成冰。了解了这个原理后,他们为了让冰纯净,于是就会在一个大盆里倒一些水,放入硝石。然后再在大盆里放一个小盆,小盆里也倒入一些水,这样等大盆里的水结冰后,小盆里的水也会跟着结冰。有了这种制冰的方法,真是让人无比的高兴,用冰就不会受季节限制了。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古代的制冷市场的繁荣。夏天可以造冰了,市场中就出现了“冰鲜”。就是人们打捞的海产品,可以放在冰里,这样不仅新鲜,而且保存的时间长。通过冰的冷冻运输,这些海产品也可以运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冰不仅繁荣了海产品市场,更是繁荣了冷饮市场。后来出现了做买卖的人,把糖加到冰里来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商人们的花样就更多了,他们在冰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当时南宋市场上已经开始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到了元代,冰激淋的雏形就出现了。当时商人们在冰里加上果酱和牛奶,这已经和现代的冰激淋很相似了。这大热天,有了冷饮,酷暑一下子就减了不少。估计当时的小孩子肯定都馋这解暑的冷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的平民百姓是没有制冷的条件的,只有皇帝或者朝廷大官还有有钱人才有制冷条件,冬天的时候保存冰块,夏天再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