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踩踩背对肩周炎有用吗?
肩周炎,肩关节,疼痛踩踩背对肩周炎有用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踩踩背对肩周炎有用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是“冻肩”肩周炎可能有帮助。因为可多少改善肩部的血液循环。中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但要注意急性期(比如一周内)最好不要做踩背按摩。如果太严重太久肩关节有纤维化也不能踩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常老百姓容易把肩关节周围的疼痛,理解为肩周炎,其实不正确。肩关节周围疼痛可以是肩峰撞击,韧带钙化等一系列问题。此时要找准病症,才能对症下药,盲目的贴膏药和锻炼,往往起不到效果。
肩周炎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慢性无菌炎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关节囊发炎,粘连,增厚,从而引发疼痛及肩关节全方位活动受限。平时听到的僵硬肩、凝肩、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50岁人高发,所以叫五十肩),都是肩周炎的别称。
冻结肩有什么特点:
缓慢起病:疼痛是慢慢加剧,最后发展为刀割痛疼痛位置:肩关节三角肌起止点周围的疼痛(即三角肌起止点也就是大臂上端外侧疼,如果觉得模糊,就摸摸接种牛痘疫苗的部位),疼痛比较深,没有特定的疼痛点,感觉一片都疼,肩关节里面痛及后侧痛。夜间痛:特别是夜间比白天痛得厉害。肩关节活动受限:冻结肩是指肩关节整个活动范围受限,也就是各角度的活动,都受到影响。一般表现为,背手,后伸,外旋,内旋时疼痛,或者某一动作突然间有刀割疼痛。这些词可能不形象,具体到动作就是:在做梳头,反手摸后背,举手(上课举手的那种动作)这些动作,都无法完成,或感到疼痛。
踩背有用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手术手法松解,冻结肩依靠的是主动的肌肉锻炼,而非被动的按摩。
而踩背更是通过重力将肌肉束直接的压散,刚做完,你可能会觉得局部得到松解,但肌肉却失去了自己的力量和坚韧性,会进一步加重关节的失衡,和局部的粘连。
这就好比,本来肩关节周围肌肉相互做功,维护肩关节稳定,而踩背将后面的肌肉变得松散无力,肩关节就会向前方被拉扯。
正确的做法,是加强肌肉本身的强韧性,这样才能“拨乱反正”得到长期消除疼痛的效果。
依赖外力的朋友,赶紧停下来!
肩周炎怎么康复呢?
除了手术下麻醉,进行手法松解,或是行关节镜进行处理,都可以取得不错得疗效。但是对做手术比较排斥的朋友,也可以在家尝试通过康复动作,进行锻炼。
1.爬墙训练
每篇肩周炎文章都会介绍的爬墙疗法,的确是最经典的。面对墙面站立,保持一个小臂的距离,手贴墙向上爬动,直到举到最高点。过程中,身体随着手臂举高,逐渐贴近墙面。到顶端后,手放下回原位,为一个回合,重复20组,一天最好做2-3次。(这个动作做好后,再考虑锻炼后伸背手的动作。)
2.钟摆运动
弯腰站立,患者手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作用摆动,环圈摆动,各做20次。
3.各方位拉伸
用毛巾或者雨伞,长棍,双手握住工具,先平举到胸前,然后向上举到头顶,过程中,手肘不要弯曲。这个动作重复20次后,尝试侧举,即双手于身前持棍,向左/右侧太手臂,手肘不要弯曲。最后是棍子在身后,双手握住,反向抬起棍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点、肩周炎要注意鉴别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
它们之间的不同:
一、原发性冻结肩(特发性肩周炎):无确定病因,可能与免疫,生化,或激素水平失衡有关。我们所说的通俗意义的肩周炎就是指它而言。
二、继发性冻结肩:病因明确的,如肩部外伤、手术史,或继发于肩部其它疾病如肩袖损伤等。临床上所见的肩周炎很大一类就是继发性的。原发性冻结肩(特发性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有自愈性,具有完整的一个病变过程和时限(如下图)。
如果过了这个时限,肩关节仍然疼痛活动受限。那么就一定是继发性的肩周炎了。
第二点,是肩的问题还是颈的问题:
有的人肩痛,还有右上肢疼痛,一直从肩痛到手指,手麻。其实是很典型的颈椎病,因为外伤后颈椎病变加重而已。看图识别是肩部本身问题引起的疼痛还是颈椎病引起的肩痛:图一这个部位的疼痛以肩部疾病为主。第二个图是颈肩部疼痛,以颈肩综合征可能性大。第三个图是肩背痛,图三这个部位要注意与图一相区别,这个部位的疼痛以颈椎病可能性最大。
第三点,如何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即松解关节的问题。
通过休息制动,辅以药物治疗,等到疼痛症状消失后,可逐渐恢复正常运动。那么肩周炎(原发或继发)患者如何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是甩手爬墙吗?
踩踩背?
或者按摩松解?
这些比较暴力的情况,很容易加重损伤。
建议大家进行主动的关节囊牵拉练习,如下图:
上图可见:第一式,用木棍把患肢向前推举(肩前屈);第二式,用木棍把患肢向外推举(肩外展);第三式,上臂贴胸,用木棍把患侧前臂左右推顶(肩外旋);第四式,用木棍把患肢向后推举(肩后伸)。
上图可见:第五式,用木棍把患肢在后方左右拉伸,练习肩后伸位的内旋;第六式,在第五式做得比较好的基础上,用背剑式的方法,把患肢在后背向上提举,练习后伸上举;第七式,钟摆式旋转(肩旋转);第八式,健侧拉患肩内收贴胸。
这七个动作(第六式要求第五式比较好了才能做)的频率:每天5次,每次每个动作持续1分钟。
训练的强度:以有牵拉感,但不出现疼痛为度。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有牵拉感,但不出现疼痛为度。有牵拉感,但不出现疼痛为度。有牵拉感,但不出现疼痛为度。
上一篇:茶叶汁粘锅怎么能洗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