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都说诸葛亮,曹操厉害,为什么最后统一国家的却是司马懿?
司马懿,司马,天下都说诸葛亮,曹操厉害,为什么最后统一国家的却是司马懿?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事必躬亲。对此,司马懿相当不以为然。事实上,司马懿早就看出诸葛亮的性格弱点,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那么,司马懿为何不早点破掉诸葛亮呢?这更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他要借诸葛亮的存在,来消除曹操父子对他的戒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只有鸟和兔还存在着,才能彰显弓和狗的价值啊。因此,司马懿一边与诸葛亮周璇,不急于求成;一方面壮大自己的政治势力。等到诸葛亮真的“鞠躬尽瘁”后,那时候曹操父子对自己也无可奈何了。
高,实在是高啊。
关于这一点,毛主席也观若洞火。他在点评三国人物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认为诸葛亮不如司马懿,赞赏司马懿多权谋,善权变。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里面,也是枭雄一样的人物。曹操为人处事狠辣无情,“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可以轻轻松松杀掉任何对他构成威胁的人。但是,在司马懿面前,曹操还是嫩了点。
毛主席说过:“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具体来说,就是当司马懿处于劣势时,他能够忍常人之不能忍;当他处于优势时,杀伐决断,远超曹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的才能不用多说,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包括曹操本身广纳贤才的气度,都是非常厉害的。曹操之所以没能统一有一部分原因是民心,因为当时还有很多都是拥有思汉之情,曹操势力内部也有这样的人,其中荀彧就是一个,刘备就是利用民间这样的心理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实力不断壮大。其次与曹操同时期的还有刘备,孙权,此二人皆为枭雄,孙权占据江东,借长江天险固守,曹操想拿下没有那么简单,刘备拿下蜀地,借地势,在与孙权联盟,曹操想统一太难。
诸葛亮虽为大才,又遇明主,但时不待他,夷陵之战让蜀军大伤元气,蜀地又人少,兵源不能保证,其实力属于最弱,况且诸葛亮并不擅长军事,又要着急报刘备知遇之恩,所以诸葛亮要统一更是困难。
司马懿为人谨慎,不但有才能而且能够隐忍,让人放松警惕,自己却偷偷壮大自己实力,发展自己的学生在朝中,最后等待时机窃取曹魏政权,在当时与他同期的那些枭雄都已死去,可以说没人能制衡他了。但司马懿并未统一,而是他孙子司马炎统一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懿并没有统一中国,而是司马炎,也就是司马懿的孙子取代魏,建立晋朝。
汉末军阀割据,司马懿、曹操亦或是诸葛亮都不是靠一己之力来完成大事,都是靠的家族力量。
汉末各大家族,司马家族笑到最后,诸葛家族最鸡贼
汉末群雄并起,军阀割据,但并不是你想割据就割据的。需要有钱、有权、有人,那时候具备这种条件的都是各大家族。汉末的名门望族很多,在这场大乱斗里面都有自己的角色。
袁家。袁家的代表人物是袁绍和袁术,袁绍就是讨董卓的时候的被奉为联军首领的那个。袁家是“四世三公”,门客故吏遍天下,一时是最有实力的家族。不过,后来被曹操灭掉了。
杨家。就是被曹操杀了的那个杨修的那个杨家。也被曹操灭了。还有荀彧的那个荀家,为曹操所用。
诸葛家族。诸葛家族出了个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都以辅佐他人为主。诸葛家算是最鸡贼的一个。兄弟三人分别辅佐了刘备、孙权和曹魏,而且都混的风生水起。即便任何一方被灭了,也能保持整个家族能够延续下去。不得不说,多方下注的手段还是很鸡贼的。
曹家。曹操从他爷爷那辈子开始,便是大官,在亳州那边也是名门望族,还和夏侯家联合,实力相当了得。趁着黄巾之乱,诛杀董卓,随后势力不断壮大。
司马家。司马家族兴起于商周时期,因为功劳,被赐以官职名称为姓,一直到汉末三国时期,这个家族都算是名门望族,从司马懿往上数,七代全部都是高官,而到了他这一代,抛开他自己,两度成为了曹魏的托孤重臣不谈,他的几个兄弟,也都非常争气,要么身居要职,要么被封为列侯。
而司马家族人才辈出,采用韬光养晦的战术,家族力量更加强大。
家族的力量才是根本,刘备算是白手起家,所以更得到敬重
孙权也是因为家族的力量,才在江东建立基业。和很多臣子的关系都是靠家族关系维系的。
孔融能当上太守,也是因为家族力量。
曹操也是因为有本家族的力量,还有夏侯家、荀家、杨家的支持才能逐渐壮大的。
杨修能那么嚣张还自作聪明,也是因为有家族力量的支撑。
刘备的皇叔身份说实话,不知道真假。假借之名,然后靠张飞的家业才支撑起来。后又得到诸葛家的支持,在徐州的时候得到地方大户甘、糜两家的支持,也就是这样不断积累起来的。
曹家人后来战死的多,人才后继乏力,而蜀刘也是逐渐没落,江东孙权一脉也逐渐偏弱。
在这期间,其他家族的人死伤殆尽,或者逐渐式微,只有司马家族的人不减反涨,逐渐控制了曹魏,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
分久必合,也是历史的潮流
三国时期是连年征战,在加上汉末的时候就开始打,还有黄巾起义,打了那么多年,也是民不聊生,人困马乏。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都没有力气再打下去了。民心向齐,到了曹魏后期,东吴和西蜀也人困马乏,再也没有再打下去的本钱和信心了。
此时的司马家族把持了曹魏所有的政权,而放眼全国,各大家族也没有和司马家族竞争的实力了,司马家族统一中国也就顺理成章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