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王朝是不用儒家治国走向强大的?
儒家,秦国,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王朝是不用儒家治国走向强大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商鞅变法初期,怕大家不相信,于是就搞了那个超级牛的推广活动:立木为信。商鞅命人在国都集市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随即发出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集市北门,赏十两黄金(实际是黄铜,当时称之为金)。围观的百姓不知道商鞅玩什么把戏,只是交头接耳,却没有人理他。商鞅于是把赏金提升到了五十两。终于有个大家眼中的傻子出现了,他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北门,结果真的拿到了商鞅赏给他的五十两黄金。
从此,秦朝政府在百姓的心目中建立了强大的信任,尽管商鞅最后的结局很惨,但他的变法得以实行,后人在其基础上不断完善,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组织管理等方方方面影响着秦国的发展。
秦国从秦孝公开始,经历了秦惠文王、秦武烈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百余年的励精图治,六代之后,终于传到了前无古人的始皇帝手里,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
法家的思想始终是秦国的治国主导思想,尤其是始皇帝后来统一六国后,还做出过“焚书坑儒”的暴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朝。汉文帝,汉景帝,大力推行轻滛蒲赋的办法,以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统领一切政务,国家逐渐強大,开辟了“文景之治”。国家渐渐走向繁荣強大,为汉武大帝开辟彊土奠定了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独尊哪个家都是故步自封,法治是当今的潮流但也不完美。不断探索人类发展的治理道路才是根本。对于古今中外的治理方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总结、开拓创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正确的治理方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用法家李斯为相,焚书坑儒,行郡县制,建立了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汉初:运用黄老思想无为而治,西汉经济恢复发展。
隋朝:儒家思想受佛教道教思想冲击,但还是占统治地位的。
宋朝:产生一种新儒学——即理学,融合佛道,三教合一,并把儒学上升天理高度。
元朝:虽以外族入侵,但还是吸收儒家文明,兴科举,存在近百年。
明朝:儒家思想由理学发展为心学。
清朝:虽然清初有些启蒙思想家,但他们本质还是儒学。
所以自汉武确立了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商朝妇好武丁对外征伐等、周朝周公召公穆王等、秦朝法家农家墨家纵横家等就是没有儒家、西汉一直到汉武帝用黄老法家等(儒家虽上台,但桑弘羊等法家为主为北伐匈奴提供物资,等汉武一去,儒家从根本上全抹杀否定了汉武功绩,尤其贤良文学为主)、西周隋朝(乱世没人用儒家,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六镇起义分裂北魏后,都是武人当国,不讲经理义,一直到武则天上台,士族衰弱,印刷纸张从佛经开始转为儒家经义,连隋文帝都是佛经启蒙的),元朝(蒙古接触文明顺序佛教、伊斯兰、基督、喇嘛文明后,回过头谁还看上汉文明?)清朝(儒家只对关内,关外之雅克萨,但三帝王征准噶尔,尤其是把关外蒙藏疆的有效统治都跟儒家无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怎么说呢?儒家的思想到了当时封建后期已经出现了问题!这点可能咱们不能够说太多!说多了那话就长了!
历史上面真正强盛的王朝的话,应该是三分靠法治,七分靠教化!因为对于一个强盛的王朝来讲,它不仅需要法律去管理老百姓更需要老百姓对于自己朝廷所颁布的政令百分之百的执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李世民一直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也就是儒家所存在的重要性,而法家的则是让一个国家更加高效化更加的功能化!让一个国家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具有高效的机制去应对这些困难!
如果单纯的只使用法家有什么错误呢?你去看看秦国,秦国就是一个单纯靠法家治理天下的人,法家这套体系在战国时期可以为秦国高校的获得大量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成为战斗力,让秦国在夺取天下的道路上面能够获得优势,并且让任何人都无法望其项背!可是当秦国统一天下以后呢,他们希望通过法家继续治理天下,但是很显然这种情况不能够支持!老百姓之所以参加打仗是因为身处乱世,所以他们替秦国打仗获取军功来获得自己未来生存下去的资本,而当战争结束以后,秦国没有办法获得那么多军工了!这套军工体质就崩溃掉!中国的这种情况之下还是依靠着法家思想不停的奴役不停地让老百姓处于运动和工作之中,那么不堪负重的老百姓最后会选择推翻掉秦国。
上一篇:脾胃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