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中儒家说商鞅变法是暴虐无道!是真的暴虐无道吗?
儒家,秦国,法家历史中儒家说商鞅变法是暴虐无道!是真的暴虐无道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暴虐无道”,有个相对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商鞅制定的法律。在商鞅之法沒颁布前,人们有个行为习惯,但法颁布后,当人的行为触犯了法时,自然无情。从秦能统一六国来讲,商法是功不可沒。但从当今之人本的视角来看,当然暴虐。所以它有个相对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前趁放假的工夫把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看完了,又趁着热乎劲儿把孙皓晖的《大秦帝国》一并买来看了。竟然被战国时之风云际会深深迷住了。
彼时彼刻的情境竟然与当下的经济情势,当下外贸企业状态何其相似。
当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何其恶劣。外贸形势不容乐观。过往三十余年的人口红利消耗殆尽~生产状态又缺少强的产品的技术储备~人员流动,人浮于事。
战国时候,强臣士子朝秦暮楚,有天下,无国家。当下的经理人在行业内外也跳来跳去。
从形势来看,企业不强,没有出路,不自强,没有未来。
接下来,就比附秦时商鞅变法来看企业的强盛之道。
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于献公。时出战国大争之世。秦国久与魏国交战,国力羸弱,国库空虚。少梁大战,虽俘获魏国将领,却惨胜于亡国之际。魏国久锁秦国于函谷关内,不得东出。魏国更联合山东六国,意欲六国分秦。秦国一度处于亡国的边缘。
究竟六国兵围而心不齐,倒留给秦国二十年时间在大乱之时的无大战事。
秦孝公青年继位,便逢大难。决意引贤变革。
彼时国家求变,君主之意志、恒心、决绝,实为重中之重。
从当下看,企业的定位和网络营销落地的状态却是一样一样的。企业要实施网络营销,相当于二次创业,其面临的状态与改革无异。不仅仅是一己之力,也不是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全公司上下目标一致,共同完成。其中要克服的困难也是一个又一个。资源问题、方法、执行、效果不明显的怀疑、质疑甚至中断都可能造成落地的夭折,继而重蹈覆辙,半途而废。
其时,孝公有意变法,却不得其法,急需大贤襄助。彼时秦孝公面临士不入秦的窘迫状。秦孝公向天下(其时也就是秦国及崤山之山东诸国)发布《求贤令》。《求贤令》列举穆公后献公前诸国君之劣行,倡明求贤之衷心,并与功臣分功之承诺。一时间,列国之士子纷纷入侵,良莠不齐。
经景监之荐,孝公于求贤失落之时,卫国鞅即卫鞅终入秦面秦公。面秦公之前,卫鞅半年踏勘秦国诸县,了解秦之民风、兵力、田地等现状,持三状以探孝公。
其一状,以帝道说孝公,孝公不喜;其二状,以王道说孝公,孝公不理;其三状,以法说于孝公,其以法强国之道,孝公为善。
卫鞅说,孝公受之强国之道,也就将行帝道、行王道弃之。彼时彼刻,孝公接受法家的变法,于秦国之国情,是适合之道。
卫鞅以《强秦九论》之方略,使孝公与卫鞅成志同道合之结。秦孝公决心变法,并为之铺平道路;卫鞅以法家之说治国,为之提供行知之论。珠联璧合。满满的腐国情怀。
彼时,秦国处外患内忧。外患于六国觊觎,大有倾巢之危;内患有世族势力甘龙、杜挚强力阻止变法。变革主力孝公与卫鞅的意志、决心及方略则大受考验。纵向来看,秦孝公的政治疏导,不生内政大乱;卫鞅执法严明,竟以二十年之功,将弱秦卑秦治理成战国强秦,为日后一统华夏奠定了基础。
从攻略上看,卫鞅共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变法,也称二次变法。二次变法涉及经济、军事、政治、文化、风俗,其变法之彻底,为山东(崤山以东)诸国变法之不及。主要是楚国吴起变法、齐国威王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魏国李悝变法等。诸国变法要么流于表面,要么不甚彻底,要么浅尝辄止,虽然如此,变法却是诸国共识的强国之道。不变则不强,不强就挨打,适逢大争之世,躲都多不了。
从阶段看,是分两个阶段,从纵深看,是由浅入深,由民而贵族。
从卫鞅的变法轨迹上看,共有十个大方面的变法。每一项竟与企业的强之道不谋而合。
其实也是拉郎配,强拉硬拽,牵强附会。总之为之比较,可做参考。
经济方面:
1.1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
1.1.1 \"为田开阡陌封疆\"的含义 \"开\":重新设置;\"阡陌\":纵阡横陌,是井田中间的灌溉渠和道路;\"封疆\":是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1.1.2 实质: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1.1.3 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开阡陌,废井田,可以解构为开源,扩大渠道。彼时为农业社会,农业发达,民殷实,国力自然强盛。井田制限制了农人的产出。还阡陌以耕田,激励农人垦田。
企业没有收入,谈别的都是胡扯。结合现实状态,为强之道,留出时间,为强之道,留出资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首位的。扩展生意来源,夯实企业的根据自然是基础之道。夯实团队、发展技术、强化学习、统一目标,莫不如此。
1.2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1.2.1 作用: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实力
1.2.2 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1.2.3 积极: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思想,保护了个体小农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为秦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1.2.4 消极: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一度为后世口舌。在彼时彼刻,倒是适合。一则,秦地所处平原沃土,却农耕不收,自然是大大的机会所在。农业社会,耕不收种,岂不乱七八糟;当时列国通商,秦国处于经济洼地,自然资源外流。
重农,则大大提升农人的积极性,彼时的政策更是吸引来山东列国的移民,这对当时人口的增加大有裨益。有农,就有了经济基础,有人,为以后的兵源提供了机会。
还可以从企业的发展初期,重产品而轻营销来解读。企业的经营,产品是重心。
三分产品,七分营销,营销做得越好,企业死的越快。
三分营销,七分产品,则口碑能成,企业的久远发展能持。
产品不行,说的越好,越是吹牛皮。
1.3 (3)统一度量衡
1.3.1 作用:便利赋税征收;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封建割据;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所谓统一度量衡,从企业的角度,可以解读为公司内部的纵向制度,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制度,部门之间的纵向制度能使企业上下口径一致,所谓上下同欲,目标一致,而不至于部门割裂,各玩各的。
上一篇:三个月婴儿最怕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