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哪位古人写书特别不容易?
司马迁,李陵,史记你觉得哪位古人写书特别不容易?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时珍,被后世称为“药圣”,用27年时间写了巨著《本草纲目》。
发现古代本草书中有很多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为编书籍,从1565年开始,多次离家外出,亲自到湖广、江西、直隶的名山大川去考察弄清了不少疑难问题。
最难的是,药名混杂,原来的书本越解释越模糊,矛盾常见,李时珍认识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于是他深入四方去深入调查。
观察和实验亲历亲为,建立了新的分类法。
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从各种人口中综合确定药物之功效。
自己观察实验比较前辈们的著作。
对每味药进行系统分析,全面综合,无论从外观还是从微观层次上。
从1552年开始,到1578年,历时27年写下《本草纲目》。
它是16世纪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所以,写下这本巨著不容易,经历生死之海,终达百草之名,造福后世之计,虽用一生追求何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唐书·李密传》:“隋时李密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曰:‘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解为“事端繁多,数不胜数”。
而罄竹难书说的是李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属曹雪芹,他曾经是衣食无忧的官宦子弟。年少时在南京江宁织造府过着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为了偿还犯案所欠银两及填补家用,不得已将地亩暂卖了数千金,有家奴趁此弄鬼,并将东庄租税也就指名借用些。再后来,亏缺一日重似一日,难免典房卖地,更有贼寇入室盗窃,以至连日用的钱都没有。
从一个贵族子弟而沦落为“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落魄文人,正是“平生遭际实堪伤”。
晚年的曹雪芹在城里也没有立足之地了,便搬到香山卧佛寺附近的一个山村里居住,过著十分贫困的生活。他和妻子、儿子一家三口常常喝粥。曹雪芹爱喝酒,却没钱买,便赊酒喝,待卖了画再还钱。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中,生活清贫的也不少见,但苦到曹雪芹这步田地的,实在不多。
就是在这样艰辛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写作《红楼梦》。他以「字字看来皆是雪,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精神,创作的鸿篇巨著《红楼梦》,为他矗立了历史的丰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不容易,否则不能留传至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一本书的诞生都不特别不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写书一般都不是很容易,很多人可能为此穷尽一生,因此本身没有什么可拿来比较的。书分很多种,写书的流程也就不一样,有的流程简单,有的流程则比较难。
现代有些人随随便便就能出本书,这类书大多是一些东拼西凑的东西,这些书的内容其实只要适当的修改就行了,花的心思自然也就少得多。另外这类书是经过搬运的,搬运过程中很难没有遗漏,变质的成分。所以这类书虽然能给人一定的知识,但多半也会误导、困惑他人。
另外现代人喜欢写个人传记,这类书比前一种要难一些,因为要自己手写,不过现在可能有些音译软件,所以这类书与前一类的差别,也仅仅是将大脑中发生的事搬运到纸上,适当地修改即可,所以这类书的难度也不是很大。
第三类书的写作要收集材料,比如司马迁写《史记》,要收集很多人物故事,然后编排整理、再进行写作修改。这类书比前一类多了两个步骤,一是收集写作材料,二是对写作材料进行编排整理。真正花费时间的是收集材料和对材料进行编排,尤其是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所以司马迁的写作难度要大些。现代信息通常,收集资料相对简单,所以多出的步骤是对大量资料的编排整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