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人的“满腹经纶”传递了怎样的读书智慧?
满腹经纶,孔子,经纶中国古人的“满腹经纶”传递了怎样的读书智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中国古人所谓的“满腹经纶”或者“满肚子学问”、“腹有诗书气自华”等,为什么把重点指示都明确地放在“腹”部而不是“脑”部?其中究竟传递出了怎样学习智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干。比喻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和现在流行的文化这个词很像很接近,郭德纲主持节目时说过: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学习是一种人生态度,会思考是一种成熟。只有不断学习,修心养性,才能在浮躁的社会中不那么功利。
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苏格拉底也说过,“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以为自己可以不用学习。”,因此,人活着是为了学习。从读书进而读世界、读人缘、读自己、读本心;从而做一个让人接受的人,甚至把自己行销到全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才学和智谋。
古代人,不像今天的我们可以用电脑网上办公,各种办公软件足以满足我们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手机记录事情。由于很少动笔写字,大家应该都有提笔忘字的经历和体会吧。这种事情在古代是决不会发生的,因为古代只要做学问就必须要用到文房四宝,特别是毛笔和墨水,要频繁的舞文弄墨。用过毛笔的人就会知道,毛笔笔尖使用的时候会僵硬分叉,古代人也会遇上同样的问题,他们就会用舌头舔一舔,久而久之,这样长此以往感觉肚子里就有了墨水。当时就是用“满肚子墨水”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为什么古人喜欢把学问的重点都放在腹部,仔细琢磨一下,这大概是跟古代人读书学习的习惯有关。可能跟形容一个人有学问用“他满肚子墨水”来自一个出处,是同一个道理。
现如今,就像我们通常依然会说某某人“肚子墨水多”是一个道理。
知识在肚子里和腹中估计是古人刚开始错误的理解,后来就产生了像“满腹经纶”、“ 腹有诗书”,原因或许都源自于此,但后来就一直就这么说,最后就固定下来了,变成了约定俗成的说法。
以上都是个人浅薄的看法,希望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由于知识体系单一,熟读圣贤书就算是满腹经纶了。而为什么古代为“腹”不为脑,这和当时的认知有关系。
脑为奇恒之腑之一,位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至于脑的作用,已粗略地见于《灵枢•大惑论》中。从中可以知道古代脑是认为感觉的器官,而不是存储记忆的。
而后来明代李时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谓“脑为元神之府。”至汪昂《本草备要》则更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的记载。这才有脑为之记性有了记忆的区别的。
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所以满腹经纶相对来说要容易些,只要学习四书五经便可,那时连唐诗宋词都没有。除此之外,可读的大概就是《春秋左氏传》、《孙子兵法》以及《道德经》之类的书籍了。总是,可读的书不会太多。
可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校里要学的各科知识就够多了,课外知识更是数不甚数。再加上互联网的席卷,都不知道让人看哪个才好了。现代的科技虽然在发展,可人类的灵魂却没有长高,思维层次跟古人根本就没法相比,所以写出来的书籍深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还是封建社会基于稳固他们的统治,你可以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他们不想让你满脑子都是军事才能,都是争争强好胜,勾心斗角,都是鬼谷子的那一套。你所能拥有的所有才华和本事只能到腹部,头部是他们的。是他们才能拥有的。他们要用你的满腹经纶,而不是用你的头部和他们对抗。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人的头部有个大脑,腹部也有个脑叫腹恼,这个腹脑比头脑还大。这样为了表达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往往用腹来表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