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新冠肺炎能否促成抱拳礼,公筷回归?
疫情,肺炎,分餐制新冠肺炎能否促成抱拳礼,公筷回归?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您赞同抱拳礼回归吗?
您希望增加公筷行动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人们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
2013年那一场非典,造成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我们虽然找到了病毒的宿主——野生动物。可能中国人不会去吃蝙蝠,但是果子狸,野獾,穿山甲什么的,这些年来吃的人还少吗?
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改变的共性。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到启示,我们从错误中总结到教训,我们从失败中学习到经验,是不是可以让我们少走一点弯路呢?是不是可以让我们少受一点损失呢?
所以,新冠肺炎能否促成抱拳礼,和公筷回归的问题,我想回答:几无任何积极意义。
首先,新冠肺炎通过飞沫传播,如果与会者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任何聚集性的活动都有可能传播。即使聚餐者见面只抱拳而不握手,吃饭用公筷,并不会阻挡病毒的传播。
握拳礼节在新社会新文明里并不流行,所以它不会和任何事情产生关联。它只是一种古老礼仪,甚至可以说已经完全被大众所抛弃。
至于公筷用餐,这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它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需要同一个圈子的人,或者说需要人与人之间长期达成这种共识。可能同事,朋友,或者说亲人之间一起聚餐,能够很自然的达成这种共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去酒店餐厅这样的公共场所,店家会主动提供公筷,或者有强制性的要求。只是,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罢了!特别是餐桌上有陌生人的话,即使有公筷,如果对方不自觉,似乎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如果是那种亲人聚会的话,可能好直接说出来使用公筷,也不会有人反对。以我家里的亲戚聚餐为例,前几年确实这样做了,可是后来又慢慢的放弃了这样的做法。原因是,可能公筷就一两双,吃饭的时候很不方便,甚至出现抢筷子的情况,所以显得很尴尬。
所以,个人觉得,生活习惯很重要。这次新冠肺炎过后,可能会改变很多事物。只是,促成抱拳礼和公筷回归,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中国人的饭桌是传统文化,满桌的美味佳肴,能体现人生的滋味和情感。在西方国家的餐桌上,你是体现不到其乐融融的感觉。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用餐也是有规矩的,大家都基本上夹自己面前的菜,从不乱翻盆。所以不要什么都学西方,实际上是自己的最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场疫情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一些我们固有的生活方式,比如桌餐,七盘八碗,大家的筷子都往盘子里夹菜,真的特别不卫生。再比如K歌,KTV的包间一般都特别狭小,而且空气不流通,试想一下,该有多么不安全。所以,我个人建议以后用公筷,见面行抱拳礼,尽量减少接触,由此降低病毒传染的几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倡议非常好,我非常赞同,也希望可以尽快推广起来。老祖宗的一些东西还是很有道理的,看上去抱拳礼,公筷好像有些繁琐,但是我觉得其实不管在当下,还是在以后都非常有必要实施,不仅仅是为了彼此的安全,卫生,更是为生活增加一些仪式感,绝对是很有意义,似乎是国人的习惯已经形成了很难改变,其实只要国家的政策真正重视了,开始推广了,形成效应了,不要以为有什么不可能,而且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当然值得提倡,为了家人的健康,从我做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都讲究的是避免身体接触。
握手、拥抱甚至亲吻都不是中国传统礼节,一方面原因就是避免一些疾病的传染,而且自古中国人吃饭都是分餐制。一人一个小桌子,即使坐一起吃也是各吃各的,不会去夹一盘菜。
这是很科学并且干净卫生的饮食习惯,直到后面异族主政,成了现在的吃饭方式。
国外也有很多都是分餐制,一人一个盘子,分了好就吃,不会一起夹。
希望我们能回归健康的礼仪和吃饭方式。
然而是不可能的,习惯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谁要敢对父母说:今天开始我和全家人分餐而食。你看你爹不揍你?觉得你嫌弃他们。
自己家里人都做不到,更别说全社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本人本科硕士双985,女,想当高中化学老师,请问哪个地区工资待遇会好一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