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今年高考写关于疫情作文,人人都会写,我如何能写出新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
疫情,你的,老师如果今年高考写关于疫情作文,人人都会写,我如何能写出新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立意。虽然时代不同,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不一样了,但爱与奉献,责任与奉献却一直都在。
如果选择这个立意,还可以结合当前有很多人批评80后,90后是“堕落的一代”,来回应这一现实。
第三种思考方式就是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往往是要寻找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种思维方式常用的句式是“…是(就是)…”。
比如2019年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山东某考生的立意是:“参加体力劳动,就是学习”。
然后作者重点从体力劳动能够让我们认识自然,让我们敬畏生命,能够让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然后得出结论,那些以学习为名而不参加劳动不是爱劳动的学生,其实是懒惰的表现。
回到抗击肺炎这样的作文题目中,很多考生都是在歌颂这些最美的逆行者,那么你要思考一下这些最美的逆行者,都有哪些共同特点,或者和哪些事物之间有相似的地方?
此时你很有可能就会发现,这些在抗击肺炎的过程中,最美的逆行者,那些英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就是一些平凡的人,是在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小确幸而努力奋斗的人。
此时就可以确定这样的立意“今日的英雄就是平日的普通追梦人,我们不仅要为这些美丽的旅行者加油,也要为普通劳动者而歌”。
然后随着行文的展开,还可以在结尾对文章的组织进行深化,呼吁我们不要仅在危难时,才想起那些最美的逆行者,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当中,也要感恩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感情那些在岁月静好中默默付出的人。
第四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就是跨时空构思,这类思维方式可能很多考生在写作文时都用过。
最常用的构思方式就是以历史为主线,寻找类似或者相似的时间,然后把这些相似或者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剪裁。
就以这次抗击肺炎为例,抗击肺炎其实可以等同一个词汇就是灾难。
这些灾难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比如地震、非典,如果把视野拉得更远一点,比如像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等。
通过对类似或者相似的灾难进行梳理,就可以把你的立意确定为“恐惧才是人类最大的灾难”,而对抗这些灾难的有力工具是爱与团结,责任与奉献。
在作文形式上创新
除了通过另辟蹊径的立意,让阅卷老师感觉你的思想比较深刻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结构上进行创新,让阅卷老师又眼前一亮的感觉。
比较常见的,比如可以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所谓的蒙太奇,是电影常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把很多类似或者相似的片段裁剪在一起,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旨。
再比如还可以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可以把作文题目写成:人类给“蝙蝠”的一封信。
如果你的立意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你也可以把题目写成:“给XX的一封信”。这个可以是邻国的小朋友,可以是在生活疫情阴影笼罩下的病人,还可以是那些在抗疫一线的英雄的家属。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一年的高考,有不少学科会对当年重大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考查。尤其像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语文学科往往通过作文题目的形式进行考查。所以,每一年都有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对当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题目进行猜题押题。那么今年的高考遇上了疫情,甚至因为疫情全国所有都延迟开学,待在家里不能去学校。
今年的语文学科大概率会对全国人民共同对抗疫情进行重点考查。如果今年的语文作文考查疫情,到底会从哪些角度进行立意呢?题材和背景是一样的,从什么角度入手才会写出与众不同的高分作文呢?下面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用以小见大方式考查
高考作文最忌讳的就是泛泛而谈,写了满大片空洞无物,不知所指。对于疫情这样的重大事件,很多同学可能会写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但有可能是泛泛而谈。写的不透彻,甚至一味的唱高调。
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是以小见大,通过某一个个体,无论他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还是普普通通的群众,透过他身上的光芒,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折射出我们在和疫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精神。
只有把一个个体写的入木三分,写的活了,才能够体现出时代的伟大。
二、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考查
这次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全体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共同的事情,在这件事情的发展过程当中,学生会用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这样的事情?
面对一开始中国的做法,遭受世界一些国家的质疑,到后来纷纷受到其他国家的肯定,学生能否以一个国际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能否看到在病毒面前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种族,因为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果学生可以从某一个点出发,然后可以牵动阅卷老师的目光,跟着这个点走完全过程,用一个完整的点的故事,表达人们在抵抗正常病毒的斗争中思想方面的巨大变化。
三、作文要写得有血有肉
以往很多同学的作文老师读起来之所以感觉没有味道,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那种真实的人生经历。只有那些有故事的人写出的文章才有味道。
而这次疫情每一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了,有的大学生可能因为特殊情况被困在了高校里。更多的中学生、小学生因为防控疫情的需要都被封闭在家里,哪也不能出去。
也有的同学经历了感冒发烧之后,去医院就医的紧张心情,人生第一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这种难得的亲身经历会成为写作最好的素材。
为什么一些同学的作文给人一种生拉硬扯的感觉,给人一种只有一副皮囊,没有思想和灵魂的感受,说白了就是缺乏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如果面对今年全世界遇到的这么大的疫情,作为一个中学生都没有任何感觉的话,都不去做任何思考的话,今年的高考对他们来说也是没有灵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小见大是一个写作妙招。
上一篇:卖保险的亲戚总是纠缠已买保险的父母买保险,最近还以利益诱惑欺骗父母加入卖保险,这种行为合理合法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