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今年高考写关于疫情作文,人人都会写,我如何能写出新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
疫情,你的,老师如果今年高考写关于疫情作文,人人都会写,我如何能写出新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邀请。
如果写关于疫情方面的作文,要想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如何能写出新意呢?
高考作文非同小可,必须慎之又慎。
首先要根据试题的要求,来确定好文章中心。然后,再根据文章中心进行立意。在头脑中按一定的线索组织文章素材。
接着,根据这些素材来确定分几个段落来写。围绕中心脉络去写。
一般来说,要想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文章的第一句话是关键。必须象磁铁石一样,具有超强的吸引力,紧紧地吸住阅卷老师。无论发生什么事儿,都逼他必须看下去。
第一段用惊艳的话开头,结尾留下玄念,进行呈上启下,为后续打下伏笔。
第二段属于正文,展示文章中心。呈接解答笫一留下来的伏笔段,用薪颖奇文,警句,引用与中心环环相扣。创造新的旋念,为第三段素材伏笔。
第三段第四段同第二段写法一样,但是,必须步步高升,步步惊心动魄!
结尾承上段后进行概括。提出反问,发人深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这个问题,算提到了点子上:
高考作文,若想从成千上万的考生中脱颖而出,不仅要让阅卷老师感受到你作文独特的“新“意,还应让阅卷老师眼光一“亮”。
针对今年疫情这个特殊热点,看来不少嗅觉灵敏的老师和考生,已经感觉到它对高考的重要影响。甚至猜测:今年的高考作文,很可能会涉及“疫情”方面的主题背景。
那么,考生如何才能将以“疫情”为主题背景的作文,写得既有新意又有亮点呢?
所谓作文的“新意”,指的是考生作文时,在选材和立意上的独到性,尽量避免与别人雷同。力求做到:
别人可能想得到的、或可能会使用的素材,自己尽量不用。
与别人相同的素材,别人可能立意的角度,自己尽量避免。
要做到以上两点,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
写自己亲历、亲见、亲感。
写作素材不怕细小,就怕不具体。
作文的立意不怕大,就怕虚而空。
小中见大、见新,就是作文的亮点。
比如:别人可能会写“抗疫”中尽人皆知的“英雄人物”,而你则可以写你被“隔离”家中时从窗户看到的小区阿姨、志愿者等“小人物“的抗疫行动。
当然,如果你认为,这些素材可能会有很多考生也写,那么,你可偿试从“反面”入手,给你以意料之外的效果。
至于立意上,当然应坚持以传播正能为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文无定法。正因为无定法,才有作文的“新”与“亮”。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如果写疫情方面的文章,如何在众多文章中跳脱出来,问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个有想法的学生。我愿意为你支支招。
首先,你要在全面分析作文题目的基础上,找准角度,进行立意。你可以同时立几个观点,然后进行比较和选择,你选择的观点一定要有新意,有深度,同时你又能很好的把握。
其次,一定要拟写一个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阅卷老师第一眼就看标题,如果你的标题既能表明你的观点,语言形式又十分的有特色,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可以借用或化用一些诗文名句。比如林则徐有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把它化用成:苟利国家,岂能避之;利国生死以,岂因祸避之。比如你要写疫情中平凡人的担当,可以用这样的标题:燕雀亦有鸿鹄心。
第三,你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一定要清晰,一层层,有理有据,转承起合,环环相扣。
最后,你的语言表达,如果写论述文,一定要以短句为主,会运用多种句式,比如,用反问句表达,说理就会有力量,用排比句铺排事例等。
祝愿你在高考中发挥出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今年的高考很可能考疫情作文。今年我国乃至全球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抗疫战,严重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这么大的事情里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所以作文要写出新意,一是要具体化,选取具体典型的事情去写,比如一个护士舍弃孩子、丈夫,毅然逆行到重灾区,而孩子很是理解妈妈的行为,告诉妈妈请您放心,自己一定会认真上网课,刻苦学习来报答母亲的伟大行动的感人事迹,这种文章具体,写出来就感人。
二是选取题材切记过大,一定要选一个小侧面,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选自己熟悉的、见到的,听到的。比如人们无视政府规定疫情期间遛狗的行为,你想到什么,确立什么论点,有人不戴口罩殴打门卫人员等行为想到什么,都能很好地去确立论点,进行论证。最后作文想得高分,一定要书写工整。以上是浅见,不妥之处,欢迎交流!
上一篇:卖保险的亲戚总是纠缠已买保险的父母买保险,最近还以利益诱惑欺骗父母加入卖保险,这种行为合理合法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