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要不要向小孩子学习?学什么?
孩子,自己的,他们的要不要向小孩子学习?学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倘使我们能够放下成年人的架子,摘掉“装腔作势”的面具,认真地、虚心地去观察孩子,向孩子们学习,对于我们空乏已久的人生,一定会有所助益的。在他们的身上中,有一些“天然的”东西,蕴藏了人类最深层最根本的高贵特质,守住这些特质,或许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和有意义。
所以,可能我们需要讨论的不是“人生有没有意义”,而是“如何使人生更有意义”,虽然后者实际上是以对前者的肯定回答为前提的。孩子们不会去想“人生有没有意义”或者“这个游戏有没有意义”之类的问题,他们通过自己的全身心的投入,用行动直接去体验和实践着人生的意义。
对于“人生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可以靠科学、理性和思考去寻求答案,而对于“如何使人生更有意义”这个问题,我们却需要靠自己用生活本身去回答。并且,无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第二个问题,对于思维的逻辑性的执着(即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必然前提)并不能改变在实际生活里两个问题本身的割裂。
非要将两个问题捆绑在一起,是一种对于理性的执着,而我们实际上是被直接“抛入”(海德格尔)这个世界的,人的这种被抛入性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无需意义的支撑。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样一来,即便我们发现人生的本质并没有意义,也并不影响我们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甚至,对“人生有无意义”的思考本身,也可以成为我们“意义人生”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应该切实地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而不是逃避、推诿甚至自我欺骗。即便如叔本华、尼采这样著名的悲观主义者,也不会因为洞彻了人生意义的虚无本质而放弃面对自己的人生。在尼采看来,“人生固然是是一场悲剧,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把把这场剧目淋漓尽致的进行演绎。”
既然如此,过多的伪装就显得多余,装着不认识自己则更显得可笑。孩子们的生活里不需要太多的伪装,他们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行动是一致的,因而整个人都是通透的。这并非说孩子就一定比成人高明,但这种朴素的“知行合一”在成人身上却很难发现,成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约束和障碍阻隔在他们的心灵与身体之间。
当然,所谓向孩子学习,并非要我们都回到孩子的纯真与童稚中去,所谓“摘掉面具”,也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因为在孩子身上,我们似乎发现了“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的范本,或许我们无法将之直接复制过来,但至少可以成为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要,但分情况的,不能学孩子的短处与幼稚,可学其真诚与爱心。毕竟咱成年人,要理知些,人生漫漫,活到老学到老,小孩子也有许多长处。
如小孩子不会玩心机,天真,小孩不会故意伤害人,会对事物热情。小孩子不会嘲讽别人,有的可会安慰人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人最应该向孩子学习的,是他们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这些不是我们没有,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一次次打击中,丢失了——“这有什么好看的”“小孩子别问这么多”“不知道”“别乱动”“你个破坏大王”……
于是,我们也说着同样的话,循环往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啊,孩子的心灵最是纯粹,没有功利,也没有勾心斗角,学着纯粹的需要或被需要,相信你会很开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认为:应该向小孩子学习。原因:小孩子天生心地善良,心地特别纯净,而随着慢慢长大,随着家庭及社会的影响,慢慢的有变化了,不管什么方面。而我们大人应该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每位家长都应该向孩子学习,学习孩子的天真,这样会使自己变的简单快乐;学孩子的不懂就问,这样,自己就会变得更好,更有进步。总之,让我们放下在孩子面前所谓的架子,走进孩子心里,关心孩子,营造一个家庭和谐,相互尊敬的环境,和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以为是我们给与孩子的爱伟大,其实孩子给与我们的爱更纯洁,以及给予我们爱的机会更伟大!
孩子是我的神!拯救终结了我自私的人生,打开我的心门,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圆满和生命的意义!
感谢孩子,感谢你的陪伴!
上一篇:土狗适合用小苏打给狗狗洗澡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