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后今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如何?
疫情,企业,比例疫情后今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如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疫情后今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如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疫情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对此,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与去年同期相比高了40万,就业压力大。党中央、国务院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并启动一项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状态、心态、难题。
此外,人社部还组织一系列网络招聘活动,提供一大批工作岗位,并推动一批在线就业指导课程,开展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推介活动。
而对于企业短缺工现象,宋鑫表示,人社部建立了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招聘网等设立重点企业用工专区,动态及时发布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地方各级人社部门成立相应工作机制,设立了人社服务专员,建立重点企业台账,深入企业摸需求,深入县乡做动员。各地普遍出台了很多措施,如给予企业一定的吸纳就业补贴,给予从事招工服务的人力资源机构一定补助,有的地方对企业采用包车形式接回返岗职工的,还给予一定补贴。
宋鑫介绍,通过对22个省进行调度,近期共帮助2600家企业解决缺工10.3万人。而保障重点企业用工的同时,人社部还协调卫健、交通等部门,做好体温监测,开通直达专车,指导企业完善各种防疫措施,保证劳动者安全到岗、健康工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的市场及各行业都会受到影响。比如:利润……等等。大学生也如此艰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业形式还是可以啊!工作很好找的,就是待遇问题可能不容乐观,高工资的工作很少。企业需要大量的年轻人,但是工资都不会太高,除非你有过人的本领,创业这块很难,机会多,融资难,竞争太激烈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次创业成功的人都是超人吗?
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人都可以在15分钟内出名”;抖音说“要出名15秒就够了”。
2020年企业想要做好营销,有些奥秘,必须知道。
“万事开头难”是我听过最多的老话,2019年最后一个月我们制定2020年的目标、计划、营销策略,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但任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等待着我们的是这样的开局。
疫情结束之后,还要继续创业吗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选择创业,必须做好持续折腾,持续失望,抱头痛哭之后继续上路的心理准备。”
在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2家企业倒闭,一年就有100多万家企业倒闭,有的可能使我们比较熟知的,有些是我们从未听过的。中小微型企业,存活5年的不到7%,10年的不到2%。
那我们就不创业了吗?答案当然是不!
持续折腾是必须的,产品需要迭代,天使用户需要寻找,市场需要观测,但为何要“持续失望”?恕我不敢苟同。
因为,很多人第一次创业就成功了。
猎聘网CEO戴科彬、滴滴CEO程维,他们的故事我想大家比我清楚,他们不就是第一次创业就成功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也造成了冲击。为分析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公司,通过网络大数据和网络调查数据,从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择业期望、求职经历、疫情冲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受疫情冲击毕业生的期望行业、岗位、工作地点等发生改变;单位就业是毕业生主要去向,新经济行业受到青睐,而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求职者主要关注因素;实习经历有助于毕业生成功就业,线上招聘面试成为疫情期间求职的主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单位就业成为毕业生主要去向。其中,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分学历来看,不同学历的学生就业去向有所差异。硕士生主要选择单位就业,这一比例接近90%;本科生更倾向于国内/外升学,尤其对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而言,选择升学深造的比例更高;而大专生在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或其他等就业去向的占比要高于其他群体。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励。另外,一些二线城市,例如石家庄、沈阳、太原、南宁、长春、呼和浩特、南昌等,这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首选之地。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具体来看,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从期望就业的企业类型来看,更多毕业生期望进入国有、民营企业。具体来看,期望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最多,为36.0%;其次,为民营企业,所占比例为25.1%;再次,为三资企业和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16.0%和14.0%;而选择国家机关和其他类型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学历来看,硕士生选择进入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国家机关的比例要高于其他群体;专科生选择进入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高校毕业生将再创新高,达874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因此,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上一篇:农村人种玉米,一年的时间全部都忙在这上面吗?山区的人来回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