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说“道、法、术、器”4字,这4个字在教育理论中怎样理解?
方法,学校,规律古人说“道、法、术、器”4字,这4个字在教育理论中怎样理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人说“道、法、术、器”4字,这4个字在教育理论中怎样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法、术、器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处世法则。道家主张“以道御术”,即悟道后再行修炼法术。对于教育,也有一定的道理。
“道”,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我们做事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教育来说,就是让人成为最好的人,适应社会的人。
“法”,就是根据规律制订的法则,是人定的。它是在自然规则运行中寻找和总结出来的方法,属于理论范畴。教育的“法”,就是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术”,是行式、方式,在道的法理中进行的一种行为方式。在教育中,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理念,教师采用的具体的教育方法,如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分组教育、先学后教、讨论式教学、导学案式教学等。
“器”,是有形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育中,指的是教师实现教育所需要的工具 ,好比数学老师的圆规、三角板,理化生老师的实验模型、实验用具,电脑、多媒体、小黑板、地图等等。
这就是说,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的规律,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在培养人才时,要制订相应的教育理念,再采用恰当的方法、合适的器具,达到教育目的。
康德说:“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我觉得,康德是获得了中国古代“道”的精髓。我们要培养有灵魂有信仰的健全人格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道控制自然不用去理它,因为没有固定的说法。我们所知的都不是道。到后过道自然。老道法自然,曰有道。把所有道的名词编辑起来就明白了。法是破解之法。称破法,对自然和人为的恶'劣环境和行为加以制止改造就是法。术其实就是现在的科学,为掌握规律计算成公式利用它服务人类。器,所有的制造建设成器为人类衣食住行所利用。若细谈是无穷无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法、术、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传承所强调的四个层面。所谓“道”即万物变迁循环中亘古不变的规律,是灵魂,是方向,是指导思想;“法”是在探求“道”的过程中经过实践思考、归纳总结出的规则体系和方法原则;“术”是在规则体系指导下的具体操作技术,只要“道、法”不变,“术”可千变万化;“器”是指有形的物质或有形的工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人用“道法术器”形容事物的不同层面,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停留在肤浅的认识,而要深入内里,掌握规律,把握原则,了解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的工具和环境。
将“道法术器”理念融入学校管理,改进学校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加快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道、法、术、器”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传承强调这样四个字,“道”、“法”、“术”、“器”。
“道”,是自然环境、事物的自然规律和发展方向;即“天道”。
“法”,是为循“道”、成事、达到目标制定的方法;即“人法”。
“术”,是为使“人法”得到落地实施采取的技术层面的技巧和方法。
“器”,是为使“术”取得更好、更有效率的结果所必需的工具。
简而言之,可总结为: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愿景和战略;策划制定符合事物规律、规避风险和实现愿景的目标、方法、方案、行动路线;在“道法”的统御下,具体策划制定具体实施的技术层面的方法、技巧,以有效的做好每一件事;并在做事时使用适宜的工具器具,以保证达到“术”的结果,提高“术”的效率。
“道、法、术、器”在教育理论中的理解
1、教育的道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唯一不变的道就是: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要把着力点放在教育者自我的成长上,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而不是要求孩子怎么样。孩子身上呈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在折射他们的渴望,这些渴望就是我们作为教育者没有给到的。比如家长太浮躁,定不下来,孩子就会多动,不专注,因为他渴望宁静;比如缺少有效的沟通,孩子会沉溺于电子游戏,因为他渴望陪伴和理解。
教育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
道作为最高境界,也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愿景目标和办学理念。根据外部环境、政策措施和学校类型层次等因素决定学校发展方向;学校要发展到何种程度;以什么方式和速度达到发展方向最终目标。通常,学校愿景较为抽象宏大,表明学校未来要达到的位置。但是学校目标必须是具体、可衡量的,制定目标是为了明确学校的发展规划以达到愿景。办学理念体现学校及其干部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使命。
2、教育的法
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育者本身的状态,最好的教育是不言之教。教育者本身就像是一杯满满的水,从杯口自然而然溢出来的水,就是最好的滋养。不断地修炼自己的状态,是教育者唯一需要做的事情。所谓的状态,就是人生的高度,如果教育者的身心都在一种很低下的状态,整天纠缠于名利得失,鸡毛蒜皮,孩子如何能够有灵性,有智慧?就是原本有灵性的孩子,也被邪气和俗气蒙蔽。
教育者应该怎么修炼自己的状态?扎根到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内心的高度。具体地说,就是“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唐朝的施肩吾语)
上一篇:一台摔坏的笔记本,一台用了五年的台式机,怎么最大利用组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