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未民初,战乱穷苦,为什么各个领域的“大师”很多?
大师,中国,时代清未民初,战乱穷苦,为什么各个领域的“大师”很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穷困出大师,再则有古文经典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乱世出英雄,是因为时代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英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逼出来的人生[呲牙]、就如国难造就了多少英雄.......简单的说处景、人类不是一般动物......生活是为了生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诞生了许多影响后世的大师,甚至有几个人差点都拿了诺贝尔奖了。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不解其中的缘故。其实这个有时代的造化,也有隐秘的内因。简单来说,民国时期很多都是学贯中西、博学多才、中西合璧的大人才,向胡适、林语堂、陈寅恪、鲁迅、郭沫若等等等等,大师简直太多。从人才的诞生来说,那是一个辉煌的年代,更是人才辈出、百花争鸣的学术时代!核心(根本)原因是来自于清末民初时期遗留的传统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熏陶(读经诵经解经)及时代变革时期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治学环境,起因和助力是西方文化的进入普及和中西方文化自由的交流、剧烈的碰撞所导致的人文火花!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统治时间太久了,虽有博大精深的国学国艺熏陶和教化,但始终缺少学术自由探索的空间和与异域国家的交流碰撞。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由的交流才有学术的蓬勃发展,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交汇才能有灵感的迸发和人才的成长!而清末民初恰巧正是这么一个特殊却极好的时期,封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人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自自在在的自由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再加上西方(主要美国)文化短期内的大量流入和与东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就造就了那个年代百华绚烂、群星璀璨的大师频出年代,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总结一下,就是三点:深厚文化根基+自由学术氛围+西方文化碰撞。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多都清一色文盲,就那么几个文化人,还面向一大遍未开垦的地儿,谁乐于出来\"拆腾\"两下,那自然非同凡响。
毕竟,万绿丛中,那一点儿红,可是十分的扎眼儿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忽然开出一朵花,谁看到能不觉得灿烂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末民初,战乱穷苦,为什么各个领域大师频出?有道是乱世出英雄,国家到了危忘时刻,国人尤其是仁人志士,必须奋起救国家于危亡。众所周知,要救国凭什么呢?必须要从改变国民的整体素养做起,祛除愚昧,扶起意志,增强信念。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强化教育,战乱贫苦就是那个时代学子们的学习动力。所以,他们在困苦中总能发奋学习,直至学有所成。事实上,当时的晚清政府也已经看到了,只有教育才可以救国,所以庚子年起分批,送中国学子出国留学深造,形成了一种尊重人才注重知识的文化氛围。也的确在那个时代去国外留学的学子们,有相当多的人都学到了真本事,在各个领域都不乏有大师级的人物。中国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科学术,都是通过这些大师们而奠基的。感念那个时代,感谢这些大师们!
上一篇:怎样改变完美心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