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同为内家拳,为什么“形意三年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你怎么看?
太极,形意拳,太极拳同为内家拳,为什么“形意三年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是他们在练习形意拳时,学校的老师也会教导他们学习道家吐息六法,来辅助训练他们的呼吸、调整他们内在的机体功能。【吐息方法真的不懂,因为在翻阅历史资料时,发现个问题,道家吐息方式早在西汉时期开始出现在古书里,可形成气功的是到清朝时才出现的,又或者是小子孤陋寡闻】
在与牛掰们的闲聊时,有位牛掰给小子看过一个视频,是李小龙唯一存在的真实影像,用寸拳在极短的时间里,迸发出力量,将一个白人直接打飞四五米远。当时他是这样说的,形意拳体,其实就是练习肌肉,以及快速使肌肉能迸发出高强度的力量。
十年的太极老拳,真没见过,只是曾经做个同学的“沙包”,陪他玩过一会,他那练了四年多的太极,感觉是他在用胯部、腰部的力量,同时辅于各种关节的攻击。
但是给予个人的感觉是,他那个武式太极拳,应该相对形意拳而言,不太会伤及自身的身体。毕竟从来没见过那小子,大晚上光着膀子,气喘吁吁,双手猛捶树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追求的境界和修炼的方式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形意没有很多的拳套,劈崩钻炮横五式,可单练,也可循环练,入门先站桩求整,单式练发劲,没有繁杂的东西,故而出功夫快。而太极,套路动辄就是118式,128式,最简单的也是精要18式,推广普及的也有34式之多,谨记忆拳套,就要花费大量精力,尤其是初学者在没有掌握基础功夫,身体尚未整的情况下,就开始套路的练习,既要记住动作,又要顾及身法要领,进步极慢。若无名师指点,往往练的腰酸膝痛,甚至落下毛病,能坚持者不多,出功夫者更是凤毛麟角。代不出几人,就是真实写照。
其实太极拳和形意拳以及古今中外所有武术,归根结底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不必纠结于练习那种合适,看你的缘分和自身的能力和时间,碰上好老师,学啥都一样。
兵法云: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从武术上来讲,就是找准时机,利用本身体重,出击时将全身重量集中在一拳或一掌或一脚或一肘或一肩上,攻击对方薄弱部位或者对方的重心所在,毕其功于一役,就成了。
各种武术练习初始切入方法不一样,但结果是相同的。
总是有人在比较哪种拳术厉害,胜过其他等等,其实,没有哪种是最厉害的,只要练习到极致,都是厉害的。若是以比赛结果来定论,这次你可能打赢了某一拳种的师傅,但下次碰上同一拳种的,人家功夫更好,你可能就会一败涂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冠军不是永久的。
明白了道理,再去练习武术,事半功倍,不然,就是活动腿脚,如果仅是锻炼身体,有很多其他方式,激烈的有各种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舒缓点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有很多,就不必学这个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术根本不分内外家,都是庸人自扰罢了。而在中国武术若干拳种中,只有太极拳被改成健身操改的最彻底。其它拳种虽然也是搞套路表演成为主流,但是最起码人家的套路表演也是快速发力的模式来的,而太极拳则变成伴着古筝曲慢悠悠比划的养生操。通常外行们都把这种养生操模式叫太极拳,以为比划这玩意就叫打太极拳了。这样比划十年依然是养生操,而形意拳或者其它拳种只要你针对实战去训练拳脚肘膝摔拿技术,那就比养生操能打人。
有人可能受小说影响,以为年头越长功力越高,说练十年二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功力就无敌了,那纯属意淫。拳怕少壮,年老不以筋骨为能。武术是技击格斗之术,你习武年头长,就要经历更多的战斗,切磋,实战多,经验才足,经验才是习武年头长带来的含金量。经验与习武年限成正比,功力是与年限成反比的。不参加实战对抗训练,自己空练一辈子也是纸上谈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为内家拳,形意拳是古代冷兵器战争的产物,属当时部队里的“军体拳”。后来在民间发展,由于朝廷禁武,遂“化枪为拳”,习练者大多为军人,武师,保镖或护院等群体,一直没有离开实战。从而各个流派中保留了较多的实战拳法,功法,技术和经验。
太极拳在后来的发展中,其柔和缓慢的练法,更为大众所接受,后来发展为强身,保健和医疗的拳法。但也没离开实战,由于文人的参与,不过以“求理趣”的成份更多。体现为,练太极拳人多,拳理的书籍多,且拳谱文辞更多雅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佳能700d怎么拍长焦视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