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同为内家拳,为什么“形意三年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你怎么看?
太极,形意拳,太极拳同为内家拳,为什么“形意三年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极更难出功夫,特别是一招制敌的功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形意拳,什么是太极!
形意拳,又叫行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虽然说起源说法不同,但是大家最认可的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就是大家可能电影里听到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现在所流行的形意拳是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立而成,后世称李洛能为形意拳祖师。基本内容为三体式桩功,五行拳结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12形拳仿效12种动物特征而创编。2011年,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极:太极拳是中国传统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导引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编创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为太极拳,通过入静放松,以一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练习,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
形意三年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句话可能在武术界一直流传,还有句话叫,太极三年,上阵杀敌,太极六年,斩将夺旗,太极九年,医锦还厢,太极十年不出门,一不留神打死人。
形意拳由贯穿入手,追求实战太极拳有转化入手,先求变通,求杀伤容易,求变通难,所以有快有慢,要学到有师傅教,用不了十年就会略得皮毛,要是没有师傅教,不通理法,那么20年也不行,不管哪套拳。
这句话是外行凡夫俗子理解,恰恰歪曲了这句彦语的本来意思,其实形意三年打死人这句话是说修炼形意拳的,三年时间里他只是简单的初步的学会了失守用招学会了发力的基本概念只是一个幼儿班的水平正确的读为,形意三年打“死人”。就是打没有气的人!
太极拳的训练从古来说是三年一小成,七年一中成,九年一大成,所以十年不出门,而且太极拳的理念,符合中国的儒家思想,十年肯定不出门,一出门就以拳法大成到达了拳师的功夫境界。(现在流浪于社会的沽名钓誉之徒不算)。
所以说要正确理解传统武术谚语,要理会其中的,精致妙谛,不能人云亦云,进入歧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拳是美人之手,用于心,悟宇道,万拳归宗太极,无极之美,自娱自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形意拳以三体式为根基,劈、崩、钻、炮、横五形拳为基础,讲究“手到脚也到,打人如拔草”,目的只指技击,是一种主动攻击的拳法,所以只要练三年就可以出门实战了。而太极拳以气为根基,以进、退、顾、盼、定五步和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为基础,以被动防守为主,讲究“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的抬杠理念,所以太极拳一直意淫四两拨千斤,在质量不等式上死钻牛角,挖坑把自己套进去一直出不来,所以十年也出不了门,只要一出门就被形意打趴下了。不过这两种内家拳发展到现在在实战方面快成一家人啦,在擂台上两个拳种的选手往往会使出同一种拳法进行较量,大家称之为“王八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形意是为技击练身法用的,一拆开来就好用,尤其是五形,简单好学好练,只要下功夫练三年打个寻常人如吃豆腐。
太极则不然,对悟性要求极高,尤其是那把劲磨人之至!常人根本练不下来!这把劲的练法大意是练者先得把自己天生的蛮力化掉,越彻底越好。然后再去体会太极的劲,慢慢地把这太极劲练为己有,这才算是初成,然后就是把这劲能发出去!这发是粘连黏随地化他劲为我劲还诸彼身,这才是真正练成太极!
说说容易练时难!尤其是化劲阶段,真是练得手无缚鸡之力,与人动手真是只有挨打的份!过了此阶段多数练者都已习惯不与人动手,唯恐挨打或伤人!
所以太极练个十年真不算什么,练一辈子的大有人在,有的练者常常一个瓶颈悟不透,白练十年二十年的大有人在。所以练到此时早已把那争强好胜之心练没了。所以太极高手一般不出头,现在市面上晃荡的俱多都是野狐禅!
上一篇:佳能700d怎么拍长焦视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