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五年?
企业,民营企业,民企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五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五年,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心理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心理因素。
(1)民营受岐视,自喻个体户。受中国多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影响,许多知识青年宁愿打工做白领,不愿辛苦创业。民营中小企业中决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技术能力不足,这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其短命因素之一。
(2)小富即安,没有持久做精做细的打算。大多中小企业者是迫于生计而选择创业,沒有把产品做精做成品牌的意识和愿望。更有一些人积聚一定财富后,就转行另谋高就。这与日本、德国的众多隐形冠军企业无法相比,他们往往在一个细小行业里深耕几代人,真把产品做到极致,羸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3)盲目扩张,贪大求洋。许多中小企业积累一定财富后,就盲目扩张,离开主业投资,最后落个财败企亡。
(二)社会经济因素。
(1)扶持尊重中小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还不友好。吃拿卡要,办事难上加拿,使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望\"官\"生畏,艰难经营。
(2)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企业不能补充资金,稍有经营困难,银行断贷抽贷,搞死一大批企业。
(3)在政府招标和市场准入方面与国有企业存在身份岐视,不能公平获得资源和市场机遇。
随着国家扶持中小民营企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必定大为改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愿我国能涌现更多的隐形冠军,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企业刚起步由于人少,好多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怎样去做,但不去倡导企业文化;但是当企业做大后就一定要完善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日积月累地积淀我们的企业文化内涵,
最主要是企业或企业家自身问题,许多中国企业家都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动不动就要做世界500强,但是却缺乏长远的目光和持续发展的愿景,没有把企业文化的“内功”练好,所以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要看什么行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看不清行情和趋势,不会紧随时代发展;
2.没有工匠精神,不会潜心研发明星产品;
3.缺乏创新精神,每代产品无较大进步。
4家族生意、朋友合伙的企业居多。缺乏先进管理经验。
小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由创始人共同决定的。这些目标往往是围绕近几年的利益,只考虑眼前能否赚钱,而没有认真思考企业的未来。这样的经营手法只能简单地称为“做生意”,并不能真正称为“企业经营”。
很多企业主在几年内赚了钱,就开始失去最初创业的热情,小富即安。开始忽略对市场的分析和对产品自身的改进,期望每年都把相同的产品卖给同一批客户从而获利,这是非常危险的。市场变化快速,一不小心企业就会落伍,而最初的客户也会转向别的企业。
市场变化是迅速的,如果不能够长远打算,迟早会被挤出市场。而且小企业想要吸引别人的投资,关键还在于对于经营目标、战略构想和实现的资源等方面的规划,只有这些规划吻合了一个企业做大的要求,他们才有可能“倾囊相助”。因此小企业要想获得规模上的拓展,企业主一定需要明确自己的经营的目标,深入的分析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位置,以及未来怎样能够保证企业长久经营,这不仅仅是赢得竞争的保证,也是稳定员工的关键。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那些不断创新,适应市场的品牌,才能赢得历史。大时代变革,老字号不能守旧,但在转变时需静下心,以它成功时秉持的“工匠精神”,来让自己重新适应时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存空间,环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不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5年,全世界的研究发现,创业公司的能够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5%,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创业公司平均寿命都不到5岁。
这个比例主要揭示了创业是具有极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一项活动,不适合大多数人冒险、甚至盲目去做。
当然,这里所说的成功比例,不包含那些小摊小贩的经营,而那些是最大量的基层创业,如果包含那一部分人群的话,比例可能会有提高,毕竟大海中的小鱼虾和浮游生物是最有生命力的。
上一篇:第一次见老公朋友我应该说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