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保护地种植黄瓜,易发生霜霉病,要如何防治呢?
霜霉病,黄瓜,叶片保护地种植黄瓜,易发生霜霉病,要如何防治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黄瓜霜霉病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关于黄瓜霜霉病菌的越冬和病害的初侵染来源问题,目前有些地区较为明确,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在我国的南方如广州和海南岛等地,可终年不断栽培黄瓜,霜霉病可终年不断发生,病原菌以无性繁殖阶段的孢子囊在各茬黄瓜上辗转传播,侵染为害。华北地区许多大城市市郊蔬菜栽培区,除露地有春、夏、秋各茬黄瓜外,还有阳畦、塑料大棚、小弓棚和温室等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在这类地区,黄瓜霜霉病菌的越冬和周年侵染的问题比较明确。
由于黄瓜的栽培是周年衔接、重叠的,因此霜霉病以可终年连续不断地发生,冬季霜霉病菌在温室栽培的黄瓜上越冬,次年春季其孢子囊由温室传至春季塑料大棚、小弓棚和阳畦苗床。露地春黄瓜的菌源来自附近温室大棚、阳畦的病株,然后依次是露地夏、秋黄瓜和秋季塑料大棚黄瓜发病,最后病菌传回温室黄瓜上越冬。以上均依靠无性阶段的孢子囊来完成,只要条件适宜,各茬黄瓜上均可发生频繁的再侵染。病菌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通过气流和雨水。田间管理操作和某些甲虫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
黄瓜霜霉病的流行,要求多雨、多露、多雾、昼夜温差大、阴雨天和晴天交替等气象条件。因昼夜温差大不但利于叶面形成水膜、结露,且早晚偏低的温度亦利于病菌的萌发侵入。病菌侵入后日间偏高的温度和光照,又利于缩短病害的潜育期和孢子囊的形成,因而病斑扩展快,枯死速度慢,菌量积累多。在满足湿度要求的前提下,气温达10℃,田问即开始发病,20- 24℃时最有利于病害发展。平均气温达30℃以上,即使处于雨季,一般病害将停止发展。因此,各地病害发生的始期、流行的盛期,均取决于上述诸因素出现和配合的情况。一般来说,在黄瓜生长期间温度条件较易得到满足,降雨和湿度便成为发病的决定因素。露地栽培如瓜田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浇水过多,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及整枝、绑蔓、中耕除草不及时等,均易造成田间湿度较大而利于霜霉病的发生;施肥不足,特别是缺乏基肥和磷钾肥,植株生长衰弱、土壤板结,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均易降低植株的耐病性;露地黄瓜与温室、塑料大棚黄瓜相距太近,容易造成菌源的相互传染,常较早和较多地出现发病中心。
(三)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对于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
1、优选种植品种
不同的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比较大,一般早熟品种容易发病,而晚熟品种发病较少。近年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培育的黄瓜新品种,大多具有很强的抗病性。
2、轮作换茬种植
连年种植黄瓜的地块容易发生霜霉病,而且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透风透光条件差、肥料不足或者过量浇水等因素也会加重发病。因此,尽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块种植,并合理种植行株距,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保持良好的通风通光条件,在浇水上最好能采用滴管或者小水薄浇的方式。
3、科学育苗
对于育苗种植的秋茬黄瓜,在8-9月份育苗容易发生霜霉病,而10月上中旬育苗的地块则发病较轻。
4、合理控制肥水
高湿环境是霜霉病爆发和流行的前提,当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病菌会迅速繁殖发病。因此,黄瓜生育期内,一方面排水排涝要及时,另一方面要注意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方式,尤其在霜霉病高发期时,更应该严格控制浇水量,并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和钙肥,如果室外温度过高或者土壤湿度过大,应当适时开棚放风进行降温降湿。此外,在黄瓜盛瓜期,适量补充二氧化碳或者喷施0.3%磷酸二氢钾,也能很好的为黄瓜植株补充营养,提高抗病害能力。
5、加强药物预防
霜霉病高发期,应当选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喷施防治,目前来看,药剂防治是霜霉病防控的主要措施!在喷药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就是喷药时间上的选择!从六月上旬坐果初期开始,施用鑫科植保靓果素+鑫科植保黄叶死苗120进行全株喷雾,每次间隔10-15天,膨大转色期至采收期继续用相同浓度喷雾,连喷2-3次,每次间隔10天。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尽快治疗使用鑫科植保黄叶死苗120喷雾2-3次,每次间隔2-3天左右。
6、高温闷棚杀菌
在大棚黄瓜在进入霜霉病病发期时,可以采取高温闷棚杀菌的方式处理。操作方法:选择晴天中午高温时,密闭大棚升温至45度2小时小左右,但不要超过48度以上,每隔5-7天再重复一次,连续进行2-3次,能够非常好的灭杀霜霉病菌原,基本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治黄瓜霜霉病建议从以下方面注意:预防为主,预防的时期根据温湿度条件而定。一般在阴雨天到来之前及连续阴雨的情况下进行。方法可采用喷洒保护性药剂或采用烟熏剂、粉尘等进行预防。霜霉病一旦发生,应用药剂进行防治。药剂以水剂为主,喷药时要均匀周到,叶子正、背面均匀喷洒,重点是病叶的叶背霉层,此外对上部健康叶片进行喷药保护。另外要注意选用对霜霉病抗病良种;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稀植,采用高畦栽培: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天注意防漏,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可较好地控制病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并带至棚、室外妥善处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跑马干、干叶子,黄瓜种植区发生普遍,该病主要危害瓜类作物,如丝瓜,冬瓜,苦瓜,甜瓜,南瓜等都易受到枯萎病的侵害,霜霉病发生会引起植株叶片死亡,是一种保护地种植黄瓜常见病害。
一、症状识别;霜霉病多发生在黄瓜开花结果后,盛瓜期达到高峰,初被感染植株叶片发生水浸状绿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中间由浅绿色变为黄褐色,边缘呈黄绿色;空气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会长出紫褐色的没长,气候干燥时霉层消失,发病后期病斑会连成片,整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卷缩,如不及时防治其整片瓜田叶片枯黄;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