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科学惩罚孩子?
孩子,自己的,家长如何科学惩罚孩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苟不教,性乃迁。教不严,师之惰。孩子没教好和家长老师有很大关系。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惩罚慎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好的惩罚方式就是鼓励,一定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让后换一种方式来鼓励,教育孩子体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很多家长是没有耐心的,教育还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的时候家长就会不耐烦了。希望用耐心和爱心这样的孩子做到的效果更好。而且对孩子的性格终生受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制定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告诉孩子那些事是不可以做的。主要是规定伤害他人的事情不能做。如果孩子违反了这些规定那是需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但必须先跟孩子解释规范,毕竟有些事情孩子是没有观念的。
2:惩罚要避免打骂。打骂孩子会对孩子产生众多不良影响,所以惩罚孩子绝对不能是打骂。
3:就事论事惩罚。孩子有过错了,父母会生气。由于生气愤怒,父母有时会挖出孩子过往的错误,抓着这些过往的错误不放。父母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产生内疚心理和对自己的不自信,同时也可能加重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因此惩罚孩子一定要就是论事。
4:不能随意更改规则。规则已经制定了,那就不能随意更改。随意更改会让孩子对规则和父母失去信任。随意更改后,规则不再是规范他的行为的原则,而是惩罚他或帮他逃避惩罚的借口。
5:有惩罚就必须有奖励。规则既是惩罚孩子的标准,也应该是奖励孩子的标准。孩子做对了或有进步,家长也应该根据相应规则给予奖励。这样能正强化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到进步和遵守规范的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告诉他,错误在哪里,又如何校正,。若不听叫他闭目思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惩罚孩子,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反省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的体罚孩子,孩子实际上不能够知道自己为什么犯错,下次还可能犯类似错误,也就不能得到成长,所以,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才是惩罚的第一目的。
不要把孩子当做麻烦的制造者,而是把他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解决者。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天然的有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欲望,他们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能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所以在发生麻烦时候,你只需要将道理和规则告诉他们,他们自己能判断对错,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粗暴的干涉,这样对孩子来说才是更好的成长。
下面七个方法,能让你代替惩罚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是不攻击孩子人格
3、表达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么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带着孩子来到超市为家人选购生活用品。这时候孩子推着车子东撞西撞,这时候,你可以给他指令,让孩子帮忙买四个苹果。如果他还是乱撞,那么表达你的立场,说你不喜欢他这样,小孩子在过道会干扰别人购物。接下来,给他两个选择 ,要么安安静静坐在购物车里,要么好好走路保持安静。当孩子玩车子撞到了别人,那么要告诉孩子如何弥补自己的失误,必须真诚的道歉请求别人的谅解。如果孩子依然不停的跑来跑去,那么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告诉他下一次不会再带他来超市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做错事被打,也有对孩子可能会选择温和一点的方式——讲道理,暂且不说哪种方式更好,我们不妨讨论的更开放一些,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这是发生在一所幼儿园的真人真事):
幼儿园里新来了一个孩子叫安安(5岁)。
同班的小豪(6岁)觉得他不但抢走了老师的注意力,而且会威胁到自己在班里的地位,于是常常拉上一些孩子去欺负他——有时候是追打,但打完了就跑。
有一次玩耍的时候,被追的安安一不小心撞倒了班里放花瓶的架子,上面的青花瓷花瓶就被撞到了地上,摔碎了。
见状小豪立马走开了,安安整个人都僵住了,站在那里一动都不敢动。
班里的老师是个奶奶,当时她就坐在教室里。看到这一幕之后,她就走过去把发抖的安安抱进怀里。
过了一会儿安安不抖了,就一直哭,特别委屈的边哭边说:不是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奶奶只是重复说:嗯,我知道的,不是你,你不是故意的。
上一篇:小麦黑穗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