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诗《惊蛰》四言绝句(新诗漫谈•现在的年青人没有学旧诗歌的形式和韵律作诗词看不懂?)
新诗,诗歌,诗人古诗《惊蛰》四言绝句(新诗漫谈•现在的年青人没有学旧诗歌的形式和韵律作诗词看不懂?)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写在前面的话。
文章万言,学会贯通,便成诗人。
这些年来,因为年青人感情丰富,写诗时也是有感而言,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没有诗味,没有特色,也不合于毛主席所讲的:“新诗要精炼、大体整齐、押韵”。现在的年青人一般没有学到旧诗歌的形式和规律,比如说合则押韵。就因为年青人不懂平仄,不会押韵,他们的“诗”读起来就很拗口,读后便记不住。现在还有一些青年人,用词牌来写“诗”,也因为他们没有研究过词学,所以即使他们写了一些“蝶恋花”、“清平乐”、“浪淘沙”一类的“诗”,但是除了每句字数相同之外,与词毫无“特色”上的相同。我想毛主席所讲的:“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恐怕就是这个道理。(摘自《诗刊》1978.2.P76)
一、序语言文学都具备相应的形式和内容。诗歌是语言文学“象牙塔”顶的明珠。
诗是一种特殊的运用语言的方式,也是语言的原始形式。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诗。
诗是散文叙述; 人对此仍有所怀疑,则用语言去解释,用散文解释之后,尚有待解释者则须由诗来完成。诗就是诗,因为他给人以特殊的听觉和视觉,而这种听觉和视觉作用又是互为因果的。
散文是行走的,诗是舞蹈的; 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情调、步调和注意所在。世界诗歌史本来是以格律诗为主流的。
柏拉图在《辩护篇》中说,诗人的创作不靠智慧,“而是由于某种天赋并为一种非理性的灵感所推动。”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说,诗歌用语应清新而不“粗俗”。
欧美诗形式和内容,是相统一的, 全诗简练缩约,十分突出。
形式(英语诗)上有短长格、五音步、有韵、闭式对句; 有由语法部分构成的单句,各部分的划分与韵律合拍。
内容表达上有常规形式,虚拟形式,隐喻形式,现实形式,语言形式(非英语诗);除此之外,语音上的安排,除押韵外,语音的运用还有其他独到巧妙之处。(以上参阅大英百科全书《诗歌》)
为什么罗嗦外国人论诗的语言?因为中国新诗,现代诗就是抄袭引进外国的。拉丁语系与汉语文字根本不同,因此留洋派引进的外国自由诗水土不服,一百多年来,自由诗竟然倒退回新文化运动的新诗启蒙阶段,某些当代“诗人”竞如此痴迷。令人扼腕自叹!
中国诗歌在古代,合乐的是歌,不合乐的是诗, 从四言、五言,发展到七言、长短句、词、曲,各呈缤纷。诗歌是各类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情绪以反映社会生活。它要求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和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愫融为一体。又要求采用简洁、凝炼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鲜明和谐的节奏、韵律。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有益营养的基础上,对新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诗、新格律体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
按语言格式不同,诗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歌谣诗。
按历史发展诗还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新体诗和新诗。《诗经》风、雅、颂内容丰富,赋、比、兴的技艺精湛,是无可比拟的,讲究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和语言逻辑的巧妙运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承,就诗歌理论和优秀作品的厚重,是承前启后,绵绵不断的。
就文学范畴来说,诗歌分古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古典文学作品包括当代人仿写的作品。
清末。“诗界革新导师”黄遵宪(1848-1905年)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1865-1898年) 和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夏曾佑(1863-1924年) 受外国诗歌影响,最早提出“诗界革命”。1899年,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1873—1929年)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认为想要挽救中国诗歌日益衰落的命运,必须使诗歌创造出全新的境界来, 代表作品《饮冰室诗话》。他们所作的新诗不过是选用古人沒有见过、听过的新词,没有用过的意象排列成诗行;只有黄遵宪主张将俗话、俚语写入诗中,用自己的手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我的思想,试用新思想和新的语言材料写诗。
“诗界革命”对后起诗歌起到了观念上的影响。
二、新诗的启源1916年胡适、沈尹默、刘半农、鲁迅、梁实秋等“五四”青年,受“诗界革命”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他们的新诗首次出现在《新青年》杂志四零一号上,第一首刊登的是胡适的作品《鸽子》。
第一首散文诗而具备新诗格体的诗是沈尹默的《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正式确立新诗成立的是周作人的散文化的长诗《小河》。
《尝试集》是第一部新诗诗集。
梁实秋说:新诗最大的影响是外国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印象主义,外国的影响是白话文的导火线。
胡适说他的第一首诗《关不住了》是他新诗成立的纪元,这首《关不住了》的诗, 正是他翻译外国的作品。新诗运动从打破诗的旧式体裁开始。胡适在《谈新诗》中认为,诗体解放了,“消极的不作无病之呻吟,积极的以乐观主义入诗”, 他提倡说理的诗。音节,他说全靠语气的自然节奏; 每句内部所用的字的自然和谐, 平仄是不重要的。用韵,他说有三种自由: 用现代的韵; 平仄互押; 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没有什么妨碍。方法,他说要用具体的方法。当时,胡适《谈新诗》几乎成了新诗创作的金科玉律,那正是“五四”之后,刚刚开始白话文的时候, 胡适也许受了外来影响,但总算是有新境界,但和他同样思想的人只有康白情一个人。这时新诗已冷落下来。
“江南才子”卢冀野评论新诗:“一不讲求音节,二无章法,三不选择字句,四格式单调,五材料枯窘,六修辞糁杂”。
胡适是新诗的开拓者之一,后来却反对自己的主张,提倡“诗的经验主义”,也就是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回复到中国诗的传统中来, 中国诗的传统原本就是现实主义的。因此有人称这时期为自然主义。
三、新诗的发展
自然音节和诗可无韵的说法,是完全受了外国“自由诗”的影响,这时期作诗最重自我。多数作者急切里无法甩掉旧诗词的调子,只有鲁迅兄弟完全打破、摆脱了旧的镣铐,鲁迅多次谈论新诗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有韵。
康白情算是一个诗歌枷锁解放最彻底的人,他甩掉旧诗词的调子和框架,简直不大用韵,使用许多新的语言词汇,在文法上走上欧化一路,但写出的作品, 名为诗歌而实为散文,即使散文化,也仍然是缺少余香与回味。
康白情《送许德珩赴欧洲》诗,真真的是大白话,是
上一篇:松树树叶像什么东西(松树全身都是宝,松针、松球、松花粉…家附近有一棵就赚大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