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dntp是什么(dntp是什么意思)
基因,转录,序列dntp是什么(dntp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3.转座子:是一类较大的可移动成分,除有关转座的基因外,至少带有一个与转座作用无关的并决定宿主菌遗传状的基因 。
34.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而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35.snRNA:核内小RNA,分子中尿嘧啶含量最丰富。snRNA和核内蛋白质组成小分子核糖核蛋白体,作为RNA剪接的场所。
36.启动子:能够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并起始转录的核苷酸序列。典型的启动子包括TATA盒,CAAT盒和GC盒。
37.反应元件:一些信息分子的受体被细胞外信息分子激活后,能与特异的 DNA序列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这些特异的DNA序列实际上也是顺式元件,由于能介导基因对细胞外的某种信号产生反应,被称为反应元件。
38.基因家族: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程度同源的一组基因。
39.端粒DNA重复序列:TTAGGG。微卫星DNA常见重复单位(AC)和(TG)。
40.卫星DNA:是出现在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其特点是具有固定的重复序列,该重复单位首尾相连形成重复序列片段,通常存在于间隔DNA和内含子中。卫星DNA可分为大卫星DNA、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
41.端粒:以线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的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端粒的功能主要有:保护线DNA的完整复制,保护染色体末端及决定细胞的寿命等。
42.Alu家族:序列中有限制内切酶Alu的酶切位点。重复单位是300bp.属短散在核元件,为灵长类基因组所特有。
43.假基因:是指与某些有功能的基因结构相似,但不能表达基因产物的基因。
44.人类基因组的四张图谱: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遗传图指基因或DNA标记在染色体上以遗传距离表示的相对位置。物理图指基因或DNA标记间的实际距离。序列图指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也是最详尽的物理图。转录图指基因图谱。
45.端粒酶:由三部分组成,端粒RNA,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协同蛋白。端粒酶兼有提供RNA模版和催化逆转录酶的功能。端粒酶通过一种爬行模型的机制维持染色体的完整。
46. 半保留复制: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的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47. 半不连续复制: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必须等模板链解开至足够长度,然后从5’-3’生成引物并复制子链。延长过程中,又要等待下一段有足够长度的模板再次生成引物而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这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复制。
48. 冈崎片段:随从链的复制由于与解链方向相反,必须待母链解开足够长度后才开始生成引物接着延长。复制中形成的不连续复制片断就是冈崎片段。
49. 滚环复制:是某些低等生物或染色体外的DNA的复制形式。环状DNA外环打开,伸出环外作母链复制,内环不打开一边滚动一边复制。最后,一个双链环就滚动复制成两个双链环。
50. TT二聚体:在紫外线照射下,相邻的两个DNA分子上的嘧啶碱基之间共价结合而成的。
51. 着色干皮病:是由于DNA损伤修复有缺陷而造成的一种遗传疾病,患者有较高的皮肤癌发病倾向。对该病的研究,发现了一些与切除损伤部位有关的蛋白质,称为XP蛋白。
52. 切除修复:DNA损伤修复的一种方式。通过切除损伤部位,剩下的空隙由DNA-pol I催化dNTP聚合而填补,最后由DNA连接酶结合裂隙。切除损伤在原核生物需Uvr蛋白类,真核生物需XP蛋白类。
53. 光修复:生物体内有一种光修复酶,被光激活后能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使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嘧啶二聚体分开,恢复原来的非聚合状态,称为光修复。
54. DNA损伤的修复类型: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
55. 重组修复时,recA蛋白被激活,使得LexA蛋白被水解。
56. 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
(1)错配:DNA分子上的碱基配对又称点突变。
(2) 缺失,插入和框移:缺失和插入都可以导致框移突变。框移突变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其后果是翻译出的蛋白质可能完全不同。
(3)重排:DNA分子中较大片断的交换,称为重组或重排。
57. 点突变分为:转换和颠换。转换是指由一种嘧啶变成另一种嘧啶,或一种嘌呤变成另一种嘌呤。颠换是指由嘧啶变成嘌呤,或由嘌呤换为嘧啶。
58. 突变的意义:
(1)突变是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
(2)只有基因型改变的突变。
(3)致的突变。
(4)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
59. D-环复制:是线粒体DNA的复制形式。复制时需合成引物。MtDNA为双链,第一个引物以内环为模板延伸。至第二个复制起始点时,又合成另一个反向引物,以外环为模板进行反向的延伸,最后完成两个双链环状DNA的复制。
60. 逆转录酶有三种活:
(1)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
(2)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
(3)RNA酶H(RNaseH)活。
61. RNA复制:是指某些病毒在宿主细胞中以自身RNA为模板,以宿主细胞中的4种dNTP为原料,按5’-3’方向催化合成互补的RNA链,此过程称为RNA复制。
62. 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中4种dNTP为原料,按5’-3’方向催化合成与RNA互补的DNA链的过程。
63. 逆转录病毒复制过程:
(1)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催化dNTP聚合生成DNA互补链,产物是RNA/DNA杂化双链。
(2)杂化双链中的RNA被逆转录酶中有RNA酶活的组分如RNaseH水解.
(3) 利用单链DNA为模板,由逆转录病毒催化合成第2条DNA互补链。
64. Klenow片断具有:DNA聚合酶活和3’-5’核酸外切酶活。
65. DNA-pol I的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较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
66. DNA复制的保真依赖的机制:
(1)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2)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
(3)复制出错时有即时的较读功能。
67. 引发体: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起始复制区域组成。
68. 拓扑异构酶作用:
(1)拓扑酶I 切断DNA双链中的一股,使DNA解链旋转中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又把切口封闭,使DNA变为松弛状态。反应不需ATP。
(2)拓扑酶II 在无ATP时,切断处于正超螺旋的DNA分子双链某一部位,断端通过切口使超螺旋松弛;在利用ATP功能的情况下,松弛状态的DNA又进入负超螺旋状态,断端在同一酶催化下连接恢复。
69.复制和转录的异同:
相似之处:
(1)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聚合反应。
(2)都以DNA为模板。
(3)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
上一篇:马钧发明_马钧发明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