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气加弗念什么 石加肖读什么
易经,万物,人类气加弗念什么 石加肖读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通道之法
中华民族是《易经》的民族,因为长期以来《易经》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文化基因。
《礼记》的《五经解》这篇文章中,提到《易经》这门学问时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这既是孔子对《易经》的评语,还是学易悟道的准则。“洁静精微”这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含义却很广泛。学易首先必须品行高“洁”,易学水平和境界水准是相辅相成、水涨船高的;恬淡虚无,舍物内证,无为而为,宁“静”致远;凝练“精”致,执着精进,舍身成仁;知几探“微”,探幽索隐。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学易就是要极深研几,学会在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行与止、先与后、舍与得、有为与无为间把握好分寸,适时、适地、适事、适人地判断、选择和行动。如果我们能洞见先机、重视微末、把握分寸、未雨绸缪,“不俟终日”地“见几而作”,就一定能趋吉避凶,增益无悔。
易经是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为人类解释天道、地道、人道打开了窗户,是人类修身养的最高境界。
五、文化“道”
(一)易儒道释大贯通
透过表相看本质,则知诸教同源。儒学之真通于道易佛,道学之真通于儒易佛,易学之真通于儒道佛,佛学之真通于儒道易。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道、释三家是华夏显学,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犹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儒家提倡“仁礼安邦”,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佛家提倡“万法皆空”的人生哲学。这些文化已根治在民族的血脉中,无时不在满足着人们持续的精神渴求,而儒释道就是对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导航。
易儒释道文化相通,都在揭示“大道”。
儒学乃圣人之学,仁智兼备是为圣人;道学乃真人之学,自然无为是为真人;易学乃大人之学,本完备是为大人;佛学乃觉悟之学,明心见是为觉悟。
儒家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倡导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总则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解读三家汉字:儒,单立人旁加需,意为人生必需;佛,单立人加弗[fú],意为超过一般人的更高要求;道,意为人生之路的首要准则。
从学术层次看,儒、道、释是逐级提升的;从自觉程度看,儒、道、释是等级递进的;从修为众生数量看,儒、道、释是大幅下降的。
儒、道、佛学说各成体系,博大精深;三家学说又不对立,三足鼎立,是一个“圆文化”的组成部分,易为三者内在生命线。孔子的哲学(儒教)是人生哲学,是入世哲学,它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教化人们从生到这个人生旅行过程中如何处好人际关系,做个好人,是一个人的社会生存观,是人生第一修养课,而且,青年时期没有修养好,中年时期补,中年时期没有修养好,老年时期补;而老子的哲学(道教)是自然哲学,是出世哲学,它揭示了人物关系,并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人类与物类(自然)之间的关系,大到生态小到身边张挂的一副字画都需要和谐时空,是人类自然生存观;佛教揭示的是人与心、自之间的关系,透视出人生终极意义所在,要求人们不要“近视”、“近利”、“近名”、“近欲”,要为永恒的“心”(中国人叫“心”,西方人叫“灵魂”)负责,要求人们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
(二)老子对孔子言道
老子讲:“…阴阳之道目不可见、耳不可闻、言不可传,是通常的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谓得道,只能是体道,如果试图像认识有形、有声之物一样去认识道,用耳朵去听,那是听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语去表达,也是没有恰当词语可以表达的,确实是不会得道的。你说你寻求多年而不得,那是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的,那么人们就不可能不把它奉献给君王;如果道是可以进贡的,那么子女就不可能不把它进贡给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人们就不可能不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给予他人,人们就不可能不给予子孙。然而这些只是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就是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言、不可赠送。你努力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心中不自悟则不能保留住道。心自悟到道,还需与外界环境相证,如果得不到印证,道就不会畅通无阻。所以,当有了内心的领悟但还不能被外人理解接受时,圣人便不以道告诉于人。如果一个人仅仅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但心中没有真正领悟时,圣人便不会教诲他。名,是天下公用的工具,但不是大道,不可以多取。你所宣讲的仁义也只是先王使用过的旅舍,也只供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居留一宿,而不是可以长久居住的。大道是没有形迹的,一个人的形迹太昭著,不懂得和其光、同其尘的大道,一定会遭到很多责难。”
所以,有道之人,俯瞰世界,包容万物;从容淡定,笑看风云;根深叶茂,深入浅出。
伟岸之人,虑忘形释,念净灵空,不因灵魂空虚而虚无,由此融入禅境:忘我且宽容,大度且平静,入世且无争,有为且无怨。
(三)天人合一凸显“道”
“天人合一”由北宋理学家张载在其《正蒙》里第一次提出,但这一思想早在先秦就已产生。
“天人合一”是中国各种传统文化,包括孔、孟、庄、老、墨等一系列理论分支的核心基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天人是互感互动的,天人合一是人体生命与宇宙物质的合一、心物合一、物物合一、身心合一、三界合一、有无合一、终极合一。
人的主动,就是和宇宙万物结合得更好、更彻底。一个人脑子里只有钱,是无法和大自然合一的。在当代,天人合一,多是梦幻。
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它是中国文化中最精髓的东西,它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宇宙规律的体现。
天人合一揭示出“道”,是人类接近“道”,认识“道”,并掌握“道”的直通车。这一理念,能令人豁然开朗!
心归元近道。心为主使,“心之官则思”,“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朱熹讲:“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心多高功多高”。
毛泽东24岁时曾创作了《心之力》,可谓年少时他已入道。
“天之力莫大于日,地之力莫大于电,人之力莫大于心。
人生于天地之间,形而下者曰血肉之躯,形而上者曰真心实。血肉者化物质之所成,心者先天地之所生。故而有唯物唯心之论说。人活于世间,血肉乃器具,心为主使,神志为天道。血肉现生灭之相,心存不变之质,一切有灵生命皆与此理不悖。
故个人有何心即外表为其生活,团体有何心即外表为其事业,国家有何心即外表为其文明,众生有何心即外表为其业力果报。故心为形成世间器物之原力,佛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无论道教、佛教、禅宗,都以心为本原,能顿悟者,即心得道,去私亲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