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气加弗念什么 石加肖读什么
易经,万物,人类气加弗念什么 石加肖读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看到的为假象,实相是看不到的,要以圣贤经典为基础,修心悟道。
二要观摩自然,通过仰观俯察,把天文、地理映射的“大道”内化于心,明心见。从天文悟天道: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从大地悟地道:厚德载物,生助万物。
得道者与天合一,与神合一(神明);失道者与人合一,与物合一(众生)。在大德们那里,道是天道,不合天什么时候也不能合道,归根返本才能有成。
三要做事,在生活工作中实践“道”的精神,发扬乾坤精神,追求自,这也是最难的。依“道”而行,顺其自然。人生的目的,在求得好。
四要修行,一是要清静,这很难;二是诚,诚则成;三是精,要超越自己,精益求精。内修宁静,外修天道,忠孝济世,节俭利人。
欲望太多的人是毫无天机的。天机只给那个内心很清明的人。
五是要感恩“道”,敬畏“道”,掌握易理,通达内证,求得秘法,天人合一。
六是发大誓愿,要为天下人的共同幸福努力。
三、定位“道”
道具有以下特:
(一)最大
“道”是天地之母,世界的本源,万物的根本。它超越时间、空间、运动和因果等经验范畴,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绝对主宰。
(二)永恒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根本上是令人费解的:一切有形之物,都是有生有灭,那么总该有一种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否则这个世界怎么能够是如此有序呢?万物与众生的本源都是“道”,它无形无质,虚静空漠,无所不在;却浑然一体,永不毁灭(老庄的学说)。
(三)强制
“道”是统治宇宙一切运动的法则。产生于宇宙之先,开辟天地之始,生育万物之母。道有决定,不可侵犯,宇宙之内没有任何一物是不受道的制约,是自然界“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是必然,偶然是不存在的。天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四)普遍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滥的江河,到处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
(五)太极
“道”作为世界之不同于一般的“有”,也不同于一般的“无”,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道是“有”与“无”以及一切万事万物的统一。
(六)神秘
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目前还没有超出太阳系,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一千二百多亿个恒星系统之一,银河系之外还有数不清的星系。对这些星系,人类的智慧是不可能彻底抵达的。
人类科技之外,“道”在统管。道是最大的科技!
(七)超验
“天道”具人类的感官所不能全面体察的。比如,对于亡,人类就不可能有全面的体察,因为一旦全面体察,人就掉了,变成了非人类。
(八)无为
“天主平衡”,“天道无为”,“天道无亲”,是说自然界有普济、无欲、不仁、有信的质。
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道虽生化万物抚育万物,但并不彰显自身的全知全能,也不去占有万物,而是完完全全地自然而然,讲究的是无心而成化。
(九)忽略
虚是道的状态,它无形无象,又无时不在,无始无终,它是最大的虚空。但作用无穷无尽。它能化解万物的矛盾,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人们多集中精力追求身外之物,无暇顾及看不见的东西,但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最神圣最有价值的东西。
(十)简单
大道至简,万物都有终始嗣的能力。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达本还源,自净其意。
为什么那么多世界顶级科学家,最终都都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甚至皈依佛门,因为他们虽然站在了人类科技的顶峰,但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只是触摸到科技的冰山一角,对科技神秘世界的敬畏油然而生!
心道合一,顶天立地。
四、易经“道”
《易经》为无字天书,它是深化已知、探究未知的钥匙,当科技发展遇到瓶颈时,需用易经引导;当“探幽索隐”触及到虚空时,需用易经探秘。
不读《易经》,《道德经》是读不懂的。
(一)易道同源
易经能包罗万象,包罗万象的惟有易经,它包含宇宙间的一切道理,符合自然法则,是“弥纶天地之道”的学问。孔子说:《易经》的学问,是世界上一切学问的顶点,任何一门学科一旦和易经相结合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易与天地准”,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脱离不了这个法则,这就是《易经》最大的“不易”之理,易经是宇宙万事万物一切学问的标准。
道创建了万物,一切在道中。《易经》中的道字和《道德经》中的道字同理,道德经、孝经、黄帝内经、黄帝宅经、山海经、阴符经、青囊经、玉尺经、天玉经等等都与易经没有冲突矛盾,都是一根藤上结的不同的瓜。万法归宗,易道一体。
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地、医、命、相等源头都是易经。中国巫术和玄学同样归根于易经。常言道:万法归宗,知道了什么是宗,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四书五经”一切中华文化思想都来自《易经》,它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干。
如果有读圣经的会知道,基督教也承认,太初有道。
(二)易术示道
一部《易经》,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象、数、理、占,这是《易经》的基本内容,它立体地昭示着三才之道在时空中的衔接,易术反映道,释道在易学。易经文化中象、数、占的术数应用,体现了天有佑人之德,目的让懂道的人趋吉避凶,像意告,数理告,体现了“道”示人的一面。
易经的理、象、数通了,就能知变、通、达,就能以道行事。
道决定事物的本来,易经的智慧恰恰在于掌握未来的变化,有一致。预测科学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就是在搭建人、道合一的直通车,是不语之“道”的翻译员。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从周朝《乾坤万年歌》,汉朝《马前课》,唐朝《推背图》,宋朝《梅花诗》,再到明朝《烧饼歌》,每个汉人长治久安的朝代都会留下一个准确而系统的预言。更奇怪的是姜子牙、张良、徐懋功、苗光义、刘伯温,每个都是真命天子的贴身谋臣。
一个个精准的预言犹如历史剧本,这种预言隐脉的现象是中华民族独有的。
《梅花易数》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是把像、数带入八卦模型中以推演事物的吉凶。《系辞下》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经》是一部以卦象来象征事物表达思想内容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易经》可以说是一部象学之书。《系辞上》曰:“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比如,天垂象,用以启示有心人。气候异常,提示人类自省、自反、自救;社会失序,提示人类不可盲目求新求异。天垂象就是众生相。
学习应用《梅花易数》后,就能体会到“道”的存在了。
真把《易经》的数理弄通了,天下万事的道理没有不知道的。未卜先知,这就是《易经》数理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