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塔老陈醋)-正宗山西老陈醋排行榜
食醋,调味品,行业(水塔老陈醋)-正宗山西老陈醋排行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塔老陈醋(正宗山西老陈醋排行榜)
着内需型经济的开启,消费品必大势所趋,而作为【食品饮料】中的调味品,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口味的提升,其市场空间必然无限。调味品市场也普遍存在着集中度不够的问题,CR5(前5市占率)占据着不到市场20%的份额,对比我们的邻国日本或美国的行业集中度,我们国家差得太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以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厨邦),恒顺陈醋(镇江)等细分单品的龙头为首,必然将强者越强,强化渠道,细分品类,巩固品牌,将整个市场的份额做大。
前面上期已经将酱油类代表“海天味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读,本期将围绕调味品中第二大品类食醋单品,以“恒顺陈醋”为代表,展开系统分析。
一、行业阶段空间与竞争格局
关于调味品整体市场情况,比如从酱油,到醋类,到蚝油,到复合式调味品的整体市场格局已经做过系统分析,请看调味品领域分析。简化整个调味单品发展阶段情况:
其中调味品各子行业生命周期各异:复合调味料消费习惯还未养成,处于导入期,成长潜力极大;醋和酱油处于成长期,酱油正逐渐迈向成熟期;鸡精鸡粉处于成熟期,已逐渐实现对味精的替代;而味精已处于衰退期,量价齐降。各子品类在生命周期的更迭中常青 :综合来看,调味品行业内部在生命周期变化中实现品类替代。例如,酱油作为咸味调味品的一支,曾部分替代食用盐,而如今又被复合调味品部分替代;鸡精鸡粉也在逐渐替代味精的过程之中。同时,调味品作为餐桌上的必需品,购买频率低,支出占比少,因此需求收入弹性小,受宏观经济波动性的冲击较小。所以调味品行业始终处于长盛不衰之中,堪称消费品界的常青树。
其竞争格局看市占率如何?,简化如下图:
其中食醋行业从竞争格局来看,CR5(前5)在16%,根据 2018 年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 50 强/100强》产量 10 万吨以上的食醋企业仅有 4 家,食醋行业 CR5 仅有 16%左右,镇江香醋”作为食醋行业的龙头,其市场占有率为 10%左右。所以食醋行业目前仍然高度分散,小作坊大量存在。
而在日本上世纪 90 年代,前五大食醋企业的集中度已经达到 68%,可见对比我们的发展阶段,从日本借鉴意义上说,食醋行业整合空间巨大。调味品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周期性特征并不突出,随着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增强,将进一步推动品牌类调味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食醋类市场集中度将会有所提升。其中扩张中的老牌醋企,具有品牌沉淀和粘性客户群,先发优势较强,但随着有着健全销售网络的其他企业加入 ,潜在品牌竞争或加大,龙头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竞争对手有哪些?
在中国食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当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名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红曲米醋与四川保宁醋)。
中国调味品企业江苏恒顺、山西水塔老陈醋、山西东湖老陈醋、天津天立独流老醋、四川保宁醋和北京王致和食醋已经成为国内食醋行业中的“明星企业”,其中,江苏恒顺和山西水塔老陈醋以其独特酿造工艺发展成为了中国食醋行业中的龙头企业,2019年,其食醋的年产量分别占食醋行业食醋产量的5.1%和4.89%,并成为了消费者心中食醋消费的首选品牌。
分析发现,消费者在购买食醋调味品时,仅购买恒顺食醋的消费者占27.4%,仅购买水塔食醋的消费者占20.9%,而仅有27.1%的消费者或选择除恒顺食醋和水塔食醋以外的其他品牌,还有24.6%的消费者则对恒顺和水塔都钟情,二者购买谁都可以。可见当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强,许多“明星调味品企业”,如海天、千禾、莲花、恒顺和王致和,都以分别成为了酱油、料酒、味精、食醋和腐乳的代表。
对比恒顺,水塔公司暂没有上市,无法有更多的经营性数据分析,所以作为食醋单品的龙头宝座,恒顺妥妥地稳坐。
行业空间的增长逻辑是什么?(价格+销量)
1、从销量角度来看:食醋的销量由 13 年的 383.4 万吨逐步提升至 18 年的 479 万吨,5 年 CAGR 为 4.55%;
2、从吨价角度来看:13 年到 18 年,食醋的吨价由 13 年的 1049 元/吨逐步攀升至 18 年的 1979 元/吨,5 年 CAGR 达到 13.55%。
由此可见,过去 5年驱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价格,而价格持续攀升的背后则包含两个深层次原因:
1. 提价:相比于酱油而言,我国食醋单价更低且消费者对于食醋消费频次更低,因此消费者对于食醋价格的提升不敏感,这也就为食醋企业提价提供了前提条件,再加上前几年环保政策收紧导致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提价也成了食醋企业增厚业绩、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以行业龙头恒顺醋业为例,从04年至今,恒顺醋业先后提价 6 次,已经形成 2-4 年的提价周期。
2. 产品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品牌醋销量占比逐渐提升,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及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食醋行业百强企业销量在行业总销量中的占比由13 年的 28.46%逐渐提升至 18 年的 34.43%。
这主要归因于(1)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品牌力/现金流不足的 落后产能的竞争对手,自动出局;(2)随着城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费者健康化诉求愈加强烈,因此对于食醋的品质愈加重视,归结于此,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品质有保障的优质品牌。
小结:
1. 对标日本,我国人均食醋消费量仍有提升空间;
2. 保健属性决定食醋符合人口饮食健康化趋势;食醋除了调味之外,还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抑菌杀菌、促进钙吸收、生发养颜等医疗保健功能,因此符合人口老龄化下饮食健康化的大趋势;
3. 消费场景的扩充将成为未来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尽管短期疫情导致餐饮行业受挫,但是长期来看餐饮行业持续发展乃大势所趋,因此在餐饮行业持续扩容背景下,B端同等质量菜品调味品使用量是 C 端的 1.6 倍,食醋行业有望借餐饮扩容之东风实现扩张;
(2)果醋饮料行业迅速发展带动上游食醋行业受益(13-18 果醋饮料行业规模 CAGR 达到 16.8%);总体而言 在宏观经济环境无明显变化情况 下,食醋销量将延续缓慢提升的趋势
4.食醋行业市占率稳步提升:龙头渠道 扩张驱动市占率提升;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引起成本上行,挤压中小厂商盈利空间;调味品新国标出台,对小企业冲击较 大。以低质低价进行市场竞争的小企业面临被淘汰风险,利好酿造食醋的标准化大中型企业
从单价角度看,在主要原材料价格不出现大幅波动的基础 假设下,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吨价的提升主要来源于产品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
1.多因素促使消费者主动选择高品质、大品牌食醋产品;2.国标的变革促使大量拉低整体吨价的配制醋/劣质醋逐步淘汰。数据可以验证产品结构升级的持续性:16-18 年行业整体吨价从 1538元/吨提升至 1979 元/吨,在行业整体吨价提升的同时,百强醋企平均吨价与行业整体的比值由 16 年的 2.2 倍缩小至 18 年的 1.9 倍,同时恒顺醋业吨价与行业整体的比值由 16 年的 4.5倍缩小至 18 年的 3.8 倍。预计未来5年行业吨价 CAGR 将维持在 10% 左右
上一篇:(水树奈奈结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