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许良英(徐良英)
克莱,爱因斯坦,物理学许良英(徐良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许良英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许良英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左:马丁·克莱茵教授(耶鲁大学Michael Marsland拍摄) 右:许良英教授(侯艺兵拍摄)
引 言
许良英(1920-2013)先生和马丁·克莱茵(Martin J. Klein, 1924-2009)教授分别是中、美两国在20世纪物理学史和爱因斯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今年是许良英先生诞辰100周年,两位杰出的物理学史学者的关门弟子胡大年撰文,介绍中国读者所不熟悉的克莱茵教授及其与许良英先生的友好交往,揭示他们之间罕为人知的真挚友谊,展现他们的严谨学风与高尚品德。
撰文丨胡大年(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历史系教授)
责编丨戴 威
● ● ●
1987年,我考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师从许良英先生攻读现代物理学史专业的硕士学位。两年后,因赴美留学从科学史所肄业,但是却一直保持着与许先生的联系,并在此后的学习与研究工作中不断地得到他的指导和支持。
1989年秋抵美后,我先在开斯西储大学(CWRU)的技术与科学史项目中攻读博士学位。四年后,我放弃了CWRU的博士候选人资格,转入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在克莱茵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研究现代物理学史达八年之久。在耶鲁学习期间,我曾受托为他们两位居中联络,因此耳闻目睹了许先生和克莱茵彼此交往的详细经过,深深体会到他们之间的相互敬慕、关切和支持。
今年是许良英先生诞辰100周年,特作此短文,介绍中国读者所不熟悉的克莱茵教授及其与许良英先生的友好交往,揭示他们之间罕为人知的真挚友谊,展现他们的严谨学风与高尚品德,以寄托对两位恩师的怀念。
马丁·克莱茵其人
马丁·克莱茵教授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来自奥地利的犹太移民之家,其父母都任教于纽约市公立学校,克莱茵是家中的独子。克莱茵高中毕业时还不到15岁,在校各科学习成绩优异,在毕业典礼上颁发的多数奖项都有他的份儿,包括化学奖、历史奖和英语作文奖。克莱茵的高中同学和最好的朋友是利昂·莱德曼(Leon M. Lederman,1922-2018),正是由于克莱茵后来对莱德曼的一夕长谈和劝说,才使得即将从纽约城市学院化学专业毕业的莱德曼,决心改学物理。四十五年之后,莱德曼荣获了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
1939年秋,克莱茵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主攻数学,三年后本科毕业(珍珠港事变之后,哥大缩短了学制),获学士学位。此时,还不满18岁的克莱茵积极报名参军,被哥大校长等人劝阻。他们认为,像克莱茵这样的年轻才俊,不应被轻易地送到战场上去牺牲,因而强烈建议克莱茵留在校园,以其它方式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于是,克莱茵进入了哥大研究生院,并转而攻读物理学,两年后(1944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随即正式加入了战时服务的行列。第一年(1944-1945),克莱茵主要从事反潜声纳研究。有趣的是,他所任职的 “哥大水下声学基准实验室” 上面其实并没有多少水,因为该实验室位于纽约市帝国大厦的第五十层。第二年(1945-1946),他加入了美国海军运筹学研究组。在这两年的服务期间,克莱茵感到充实而愉快,不仅因为自己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且由于在此期间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物理学家。
战后,克莱茵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理论物理学,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时年不满24岁。毕业后,克莱茵留在麻省理工又做了一年研究工作,其间著名匈牙利裔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 (Edward Teller)曾邀请他参加研制热核武器的研究,但是被他谢绝了,因为他不愿意从事与核武器有关的工作。
1949年,克莱茵接受了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开斯理工学院 [2] 物理系的聘请,从此开启了他长逾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该学院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理工科大学,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伯特·迈克尔逊(Albert Michelson)曾任教于此,其间他与化学家莫雷(Edward Morley)合作,于1887年完成了闻名于世的迈克尔逊—莫雷(Michelson-Morley)以太漂移实验。
左:原开斯理工学院物理楼,现属于开斯西储大学,克莱茵曾在此工作。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右:开斯理工学院物理系系主任香克兰(1908-1982)。图源:Wikimedia Com
克莱茵在此任教18年,从讲师一直做到教授和代理系主任。也是在此期间,他的研究兴趣从理论物理转向20世纪物理学史,而在此转变过程中,他得到了时任系主任香克兰(Robert S. Shankland)的热情支持。香克兰自己就对物理史、特别是迈克尔逊等人的以太漂移实验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为此他还于1950-1954年间先后五次前往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拜访爱因斯坦本人。1963年初,在克莱茵等人的协助下,香克兰将他与爱因斯坦对话的记录公开发表,成为研究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历史的重要史料。[3] 许良英先生在文革期间就已经注意到这一重要的对话,并将其择要译成中文,收入《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发表。[4]
1952-1953年间,克莱茵荣获美国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研究奖金,他选择到位于爱尔兰的都柏林高等研究院(Dub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以下简称DIAS)工作一年。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榜样的DIAS创立于1940年,其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创所所长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薛定谔领导该所十余年,直到1956年才退休,但是克莱茵在该所工作的一年期间,薛定谔却因病并不在研究所。[5] 在DIAS,克莱茵的研究工作专注于统计力学,在研究中他不由地对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埃伦费斯特(Paul Ehrenfest)的独特贡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进而引发了他对埃氏生平的研究。
左: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旧址,克莱茵曾在此工作。(笔者2014年7月拍摄) 右:著名理论物理学家、DIAS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创所所长薛定谔(1887-1961)。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埃伦费斯特(1880-1933),克莱茵的研究方向之一。图源:M.J. Klein, Paul Ehrenfest, Vol.1.
埃伦费斯特是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的弟子,1912年继任伟大的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Hendrik A. Lorentz)的讲席职位,成为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他后来还成为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界最亲密的朋友。埃氏不仅与洛仑兹、普朗克、索末菲、玻恩、玻尔等当时世界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联系密切,而且深刻影响了年轻一代物理学家中的许多佼佼者,如海森堡、狄拉克、费米、奥本海默、乌伦贝克等。因此,克莱茵对于研究埃伦费斯特这位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期间的核心人物及其科学工作越来越着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并独自编辑了一卷630余页的《埃伦费斯特科学论文集》。[6]
克莱茵的科学史探索,很快就从深入调查埃氏生平扩展至20世纪物理学早期发展史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和事件。从1962年到1967年的六年间,克莱茵连续发表了至少如下七篇奠基论文:“马克斯·普朗克与量子论的发端”,“普朗克、熵与量子”,“爱因斯坦关于量子的第一篇论文”,“爱因斯坦与波粒二象”,“爱因斯坦、比热与早期量子论”,“热力学与普朗克著作中的量子”,“爱因斯坦思想中的热力学”。[7]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