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平(物理学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经济学,中国,经济陈平(物理学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陈平(1944年1月12日-),出生于重庆,毕业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中国经济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陈平是经济混沌和经济复杂性研究的前沿开拓者,将西方主流经济学称为“空想资本主义”,其著作有《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等。
,人物经历
1944年1月12日,陈平出生。
1962年,毕业于上海格致中学五年制试验班。
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1968年至1974年,任成都铁路分局电工,业余研究理论物理,科学技术史和经济史。
1974年至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实习研究员,研究受控热核反应。
1978年,被借调筹备全国科学大会工作,开始参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
1979年至1980年,作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研究生,参与农业政策改革的讨论和人才学的研究,被聘为安徽省政协特邀委员。
1980年秋,赴美国作理论物理学的研究生。
1981年起,师从德克萨斯大学普里戈金教授(Ilya Prigogine,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究非平衡物理学、非线性演化动力学、与复杂系统科学。跨学科的指导委员会包括宇宙大爆炸模型和交通流科学的先驱者赫曼(Robert Herman)和两名经济学家: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的罗斯托(Walt Rostow)和Divisia货币指数的创始人巴奈特(William Barnett)。
1985年,首先发现经济混沌的经验证据。
1987年,以论文《非线性动力学与经济周期理论》获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物理学博士,GPA:4.0(总平均成绩为满分)。
1988至2002年,先后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普里戈金统计力学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研究科学家。
1988年至1989年,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第三届会长。1988年至1994年,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1999年至2013年,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任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年,被邀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员。
2012年,任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13年3月,退休。
学术任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退休)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 高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 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春秋综合研究院,研究员
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员
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复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转型与发展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史,科学史等。
主要作品
出版著作
Economic Complexity and Equilibrium Illusion: Essays on Market Instability and Macro Vitality, (London: Routledge, 2010)
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2004年出版)
Nonlinear Dynamics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Richard Day and Ping Che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93)
陈平集――封闭,冲击,演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哈尔滨,1988年出版)
Nonlinear Dynamics and Business Cycle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May 1987)
学术论文
主要论文(中文)
1.陈平,“中国道路的本质和中国未来的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3期,1-23页
2. 陈平,“中国道路的争议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迷思”,《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第3卷,第2期,39-75页
3. 陈平,“走出凯恩斯-弗里德曼的流动性陷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演化经济学“,《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2年第1辑,45-53页
4. 陈平,“土地流转,城市模式,与农民转业”,《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36期,2011年8月15日,12-15页
5. 陈平,“均衡幻象,经济复杂和经济分析的演化基础”,《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1年第1辑, 42-77页
6. 陈平,“从u2018民富国强u2019与u2018国泰民安u2019的两条道路之争谈起“,《红旗文稿》2010年第23期,第8-11页
7. 陈平,“论保罗-萨缪尔逊对数理经济学和经济学变革的贡献,纪念经济科学家保罗-萨缪尔逊”,《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2期,46-52页
8. 陈平,“中国之谜与中国之道”,《红旗文稿》,2010年第4期
9. 唐毅南、陈平,“S形需求曲线的动态起源:消费者社会相互作用下时尚商品的群体模型”,《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3期,1013-1028页,2009年4月
10. 李华俊、陈平,”风险发展环境下的困境、对策比较:安徽和广西农村个案”,《改革》2008年第10期,95-101页
11. 曾伟,陈平,“波动率微笑、相对偏差和交易策略――基于非线性生灭过程的股票价格一般扩散模型”,《经济学(季刊)》, 第7卷,第4期,2008年7月,1415-1436页
12. 陈平,“从生物复杂性到经济复杂性”,秦银河 、 文德功、 陈晓红主编,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人文讲坛》,68――12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13. 陈平,私有制的神话和多种所有制的现实 ――德国蔡司光学仪器公司、美国大学联邦信用社和MIT学生之家的经验及启示,史正富和刘昶编,《民营化还是社会化:国企产权改革的战略选择》,世纪出版集团, 2007年3月出版
14. 陈平,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转型实验中的作用有限,《经济研究》,2006年10月
15. 陈平,从华盛顿共识失败看经济学变革方向,《红旗文稿》,2005年第11期,13-15页,2005年6月10日
16. 陈平,纪念演化物理学家普里高津,《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5期,30-35页,2004年10月出版
17. 陈平,从李约瑟问题看中西科技体制和学风的差距,《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2年第2期,49-57页,2002年6月25日出版
18. 陈平,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国策,《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 《经济学(季刊)》, 第1卷,第2期(2002年1月)
19. 陈平,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长期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 《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1979年11月16日
20. 陈平,历史上的科学人才-科学家成长因数的调查报告, 《人民教育》1979年第四期。
主要论文(英文)
1. Chen, Ping. “Metabolic Growth Theory: the Rise and Fall of Civilizations in Learning Competition,”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May 2013 accepted), based on the invited speech at 14 ISS (International Joseph A. Schumpeter Society) Conference at Brisbane, Australia, July 2, 2012.
2, Tang, Yinan, Wolfram Elsner, Torsen Heinrich, and Ping Chen, “Trend, Randomness, and Noise: Exogenous vs. Endogenous Explanation in Complex Heterodox Analysis (A Note on Nicolas Bouleau in RWER 60)”,Real World Economics Review, no.62 (2012).
3. Chen, Ping. “China Approach in a Changing World,” Invited Keynote speech at 6o. FORUM DE ECONOMIA DA FUNDAO GETúLIO VARGAS, Sao Paolo, Brazil, Sept.22, 2009. In Bresser-Pereira, Luiz Carlos, ed.Depois da Crise. A China no centro do mundo? (After the Crisis, China in the Center of the World?),Rio de Janeiro: Editora FGV (2011).
上一篇:秦高梧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