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税盾效应(债务的税盾效应)
资本,结构,企业税盾效应(债务的税盾效应)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杭州地区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对策
(一)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和健全资本市场 1、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资本市场不够规范,股票市场经常存在内幕交易、操纵价格等情况,债券市场中投资者并不信任企业的债券,企业的债券市场不活跃。应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规范资本市场的行为。为房地产企业筹集资金提供公平有序的环境。
2、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对以上三个杭州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来看,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公司的负债率越高,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公司的大部分负债是通过向银行贷款获得的,一旦公司无法偿还银行的本息,公司将面临破产的风险。公司不能仅仅依靠银行贷款进行融资,而应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获得长期的融资基金。其中,发展债券市场、引入海外投资基金、引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寻找可靠的投资者都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注入资金,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调整股权结构1、在股权资本内部,实现股东多元化
实现股东的多元化,让银行、基金、公司内部员工社会公众等都能成为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者。一方面,通过股东的多元化,可以避免一股独大,公司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公司可能只考虑主要股东的利益而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进而破坏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最终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股东的多元化,可以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企业管理监督之中。在投资者的监督下,公司的发展将更加规范有序。
2、加大企业管理者持股比例
如果公司的利益与企业管理者无关,那么管理者会先考虑眼前的利益,公司只要能运营下去就可以,不需要冒险区谋求发展。加大企业管理者的持股比例,使得管理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挂钩,管理者会更加卖力的为公司工作,在进行管理决策时,会优先考虑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投资项目,因为企业发展的好,股价自然跟着上升,管理者也可以从中获益。加大企业管理者的持股比例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是切实可行的。
(三)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1、加快企业直接融资
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是由于企业的大部分负债都是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得来的。而银行发放贷款的审核条件越来越高,一般的企业根本难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资金。相比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机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又能发展企业的债券市场,满足民间资本的投资需求。要想解决融资难问题,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加快企业的直接融资。
2、形成债券、股票与银行贷款融资合理配置的融资结构债券、股票、银行贷款是房地产上市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而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获得资金,也存在着较大比例的银行贷款,企业的债券市场则不够发达,大部分投资者不大信任企业,担心企业违约而导致投资损失。规范企业债券市场,提高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才能使房地产企业形成债券、股票与银行贷款融资合理配置的融资结构。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管,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避免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公司的利益。企业的管理应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公司可以引入外部董事,由外部董事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参与公司的决策,改变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状况。其次,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并建立市场化的投资机制。机构投资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资金,资本结构也会更加稳定。最后,实行动态的激励机制,激励公司经营者更加卖力的工作,在决策时考虑公司的长远利益。
四、总结综上所述,房地产上市公司想要寻求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单单依靠理论的分析是不够的,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房地产上市公司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并通过合理的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尽可能获得稳定的资金。随着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相信房地产市场将会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
致谢在老师、同学、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论文终于如期完成。虽然论文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在这期间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的喜悦都是未来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将格外珍惜。在这里,我要感谢为我答疑解惑的指导老师,是您的耐心指导,才是我的毕业论文越来越完善,更加具备专业。同时也感谢专业的各位老师们,感谢您们的悉心教导,为我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向各位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最后,感谢我的同学与舍友,是你们的鼓励与支持,让我能顺利完成学业,在大学留下温暖深刻的回忆。
参考文献
[1] 陈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7.
[2] 丁忠明,黄华继,文中桥,王浩.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84.
[3] 孔德兰.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对策[J].财会研究,2006(3):56-58.
[4] 刘丹青.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6(3):26-29.
[5] 林凡.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6] 李盛林.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分析[J].财会通讯,2009(5):33-34.
[7] 马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J].事业财会,2005(1):33-35.
[8] 曲喜和,梁红严,马文轩.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决策方法探析[J].财会研究,2006(5):52-53.
[9] 谈江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探析[J].财会通讯,2009(1):23-24.
[10] 肖琳.资本结构的变化对每股收益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6(7):6-8. [11] 谢聪.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J].财会通讯,2008(1):111-113.
[12] 杨洁,孙锋.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异序”现象研究[J].企业论坛,2006(4):62-63.
[13] 张英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成因分析[J].财会研究,2005(4):56-58.
[14]崔维.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08,(02).
[15]Myers.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Journal of Finance,1984(39):573-592.
[16]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Some U.K. videnc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5, 43–59. Bradley, M., Jarrell, G.A., Kim, E.H., 1984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