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邱妙津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自己的,她的,遗书邱妙津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同时,我们也不是自己梦想的殉卫者,而邱妙津,她是。
或者说,她太过脆弱和梦想化了,所以她最终为其付出了生命――我犹豫了很久,不敢去说她是弱者,是错误。
真的不敢,不是怕对死者不敬。因为,我敬畏梦想。
她活得炽热、真实,沉浸在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中,如此纵容自己,一次次跌倒,但没有吸取教训,变得现实坚强,而依然相信他人,相信爱,相信这个世界能容许一点纯粹的东西存在。她以为不去伤害他人就足够了,始终没有学会去保护自己,抗拒伤害,甚至没有学会:放弃。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少年时梦想的那样,他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善意和包容。唉,这个还用说吗?任何一个过了24岁的人都该明白的吧:除非你很幸运的还是暖房中的花朵。如果你已明白但是还是为此痛苦的话,那就活该痛苦下去好了,等34岁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为此痛苦了,人到中年,有更重的生活担子需要你全力去承担了。?
可是她不明白,或者说是明白了,但是无法释怀。
世界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我们无力去指责世界,我们只能承认现实,然后让现实一点点磨除自己的脆弱,好让自己能好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我们都渴望快乐幸福,而这必须以生命为前提,死亡只能带走一切:我们憎恶和舍不得的一切。
那她为什么要去死呢?她可以再去找一个好的爱人,然后熟练运用她的法文,在巴黎享受生命与爱。她已经熬到26岁了,完全可以再熬下去,等下去,改变自己,好好活下去。可是,她选择了死亡,不可逆转的死亡。
她已经绝望,不屑,痛苦,不相信,放弃。?
忽然想起黄碧云笔下那个流落巴黎的中国女子,叶细细,用刀片割开自己喉管的那个,她死后,生者哀叹:细细,何至于此。
可是,世界上真的有一种水晶,破碎成千万片,就无法在弥补,那不是水晶的错,亦不是世界的错,根本没有错误,真的,只要生与死为自由意志选择,就没有错误。
既然活着,就要好好活下去,亦舒给了我们那么多良方,一定能得到一点收获和幸福;如果活不下去了,熬到底线崩裂,剩下的一切他人也毫无办法,死亡只属于自己――求求你,不要对我说生命不只属于自己,不要太自私,因为谁也不能代替谁痛苦的活着。?
唉,我眼睛发涩,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外面的雨还没有停,但是天也会亮,周末已经过去,一切都将恢复正常。我想结束了,我花了2个小时去呓语,说一个女子的死亡,说其实我自己根本无法确定的事,妄言生死,奢谈梦想。
最后,那封长长的遗书最后说,对所有生者谦卑而细小的说:
我祝福您幸福健康?但我不再能完成您的旅程?我是个过客。?全部我所接触的?真正使我痛苦?而我身不由己。?总是有个什麽人可以说:?这是我的。?我,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有一天我是不是可以骄傲地这么说。?如今我知道没有就是?没有。?我们同样没有名字。?必须去借一个,有时候。?您供给我一个地方可以眺望。?将我遗忘在海边吧。?我祝福您幸福健康。
你看,我也只能如此祝福,结束。然后去睡觉,日出而起,日落难息。――我一直没有告诉你,读她的时候,我居然哭了,这真是件很难启齿的事情,可是只有说出来才能安心说晚安,微笑。
――――――转自《文学视界》
?
鳄鱼手记
邱妙津《鳄鱼手记》评析?
Roland Barthes曾说:「作者之死就是读者的诞生」1,对於这句话,我深感认同。「一九九四年,《鳄鱼手记》初版时,文本内外的人们都想认识鳄鱼,一九九五年,原本微妙的小说/生活辩证的关系竟戏剧性地变得更复杂了……」2原因是由於书的作者,邱妙津在同年六月二十六日於巴黎自杀。消息传回台湾时,原本销路一直呈现平淡的《鳄鱼手记》,开始受到注目,并且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之後又获得一九九五年时报文学的推荐奖。然而,当我看到了这段话,不得不对此情景感到讽刺。邱妙津的作品,在九○年代,可说是成为了同性恋者的先声,在她的文字世界 ,同性相恋的情节可以被独立出来,成为故事的主轴,不再是一种依附的淡然情感。正如刘亮雅所说:「小说文本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和社会事实相互呼应。在台湾的女同性恋遭受性别与性取向的双重压制,但在这种压迫下却有了邱妙津细腻的女同性恋抒情告白,书中刻画了沉痛而且惨烈的女同性恋关系,突显出女同性恋之间的爱欲情狂及挫败失意,打破了传统以为女同性恋只是纯粹浪漫的精神恋爱之刻板印象」。《鳄鱼手记》是一本带有丰富的自传色彩和日记记录的作品,书中大量运用了象徵和隐喻的笔法,是一本相当值得一读的著作。纵然邱妙津的性格有著强烈的缺陷(阳性沙文主义),但是她对於自身感情的忠诚,却是让我深受感动。而在本文之中,想要讨论的即《鳄鱼手记》一书中,邱妙津与其书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其中包括了精神与情欲,藉此看出同性相恋的美丽细腻情感;以及得不到自己所求,不认同自身的性向而近乎毁灭性的哀愁。此外,也会探讨书中所穿插的鳄鱼片段,了解其在文中的象徵意涵和作者用意
邱妙津逝世後,《联合文学》在一九九五年的第十一卷第十一期为她制作一作品特辑,名为〈蒙马特残简〉,其中所收录的全为邱妙津生前之作。邱妙津在文中提到她对於「诗」的创作热情,也述说著书写创作之於她的意义。摘录极为代表她人格特质的几段话,作为之後对於她作品的印证。
「从前,我相信每个男人一生中在深处都会有一个关於女人的『原型』,他最爱的就是那个像他『原型』的女人。虽然我是个女人,但是我深处的『原型』也是关於女人。一个『原型』的女人,如高峰冰寒地冻濒死之际升起最美的幻觉般,潜进我的现实又逸出。我相信这就是人生绝美的『原型』,如此相信四年。花去全部对生命最勇敢也最诚实的大学时代,只相信这件事。」(《鳄鱼手记》,P.10)
这是作者在第一手记一开头,所写的一段话。即可看成这本书最精简的介绍。邱妙津将自己大学生活的点滴(著重於感情的陈述),以八本手记的方式呈现;这八本手记构成了一种似自传性质的文类,看出一名同性恋女子的成长过程。其中每一本手记里,皆会穿插著鳄鱼的片段,鳄鱼的出现,是以一种讽刺而诙谐的笔调叙述,其象徵意义将於後再做讨论。
一、同志的美丽
?性别认同的探索过程
(一)自我醒觉到迟疑的喜欢
邱妙津《鳄鱼手记》整体看来,全书几是在描述其对於自己性别之不认同,导致她的爱情残缺不堪。如书中所提:「我是一个会爱女人的女人。……全世界都爱我,没有用,自己恨自己。」(P.23)加以当时社会的压抑,更使得她在不认同之下,认为自己的爱情是一种罪恶。而书中所提及一切看似合理其实不合理又不公平的荒谬残忍之事,诸如:父亲将亲生女儿拖进厕所强暴、没有双脚的侏儒趴在天桥上供人照相等等,皆为她导引出这些人(隐隐包含自己)「被世界抛弃」、「你活著就是罪恶」这样的强制结论。因此她是以相当悲观且带著愤懑的笔触,讽刺又绝望地叙述自己的感情和周遭与自己同质的友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