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孟子的政治思想与孔子有何不同?
孟子,孔子,思想孟子的政治思想与孔子有何不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②孟子认为,什一税夏朝五十亩地就纳贡,商朝七十亩地才以为公田耕种的方式缴赋税,周朝一百亩地才缴十一税:它们的实质都是抽取十分之一的税赋。彻是抽取十分之一的税赋,助是用民力耕种公田。二十取一是“貉道”,“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告子下10》)
③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自我反省不该退缩,即使身为平民我也对此没有什么不安;自我反省该退缩,即使面对成千上万人我也去做退缩的人。意思是说,当思考确定了该往前冲时,即使一介平民也该往前冲;当思考应该退缩时,即使面对成千上万人我也去做退缩的人。
④“私淑艾”出自(《尽心上40》)。私淑艾,私下把某人当作善良美好的老师。这种情况是,并没有直接聆听教诲,而是通过阅读著作等间接方式师从。私,私下,没有经过拜师程序。淑艾,美善,作动词,把……当作美善。淑,善。艾,美好。“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出自《离娄下22》。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分封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看一下荀子当年在《非十二子》篇里的评述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 ,谓之“五行”,
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道,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则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是圣人之不得势者也,仲尼、子弓是也。
在荀子的论述中,荀子一针见血的以思孟学派的“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来对比孔子的“总方略”,用“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来对比“齐言行”,用“幽隐而无说,闭約而无解”来对比“一统类”。可见,在荀子眼里,思孟学派“博而不统”,“言过其实”,“神秘其说”,根本就和孔子的博观而约取、慎思而笃行的学说相去甚远,从这里,我们能够借以参考孔子和孟子思想差异性。
一、论孔子与孟子身世之相似
史籍记载,孔子其先是宋闵公长子弗甫何之子孔父嘉的后裔,为没落之贵族;而大部分观点,孟子其先为鲁国孟孙氏之后裔,亦为没落之贵族;孔子宋人而居鲁,孟子鲁人而居邹;没落贵族之通性在于对于家族教育之坚持,虽然一者在前,一者在后,何其相似?
二、论孔子与孟子求学之不同
孔子学于郯子师襄之徒,孟子学于子思之群弟子。郯子为郯国宗室,接受乃是贵族之教育,师襄为乐师,供职国君之所,所见亦是贵族之教育,简言之,孔子起身底层,平民教育兼之贵族教育;而自孔子死后,子夏,子张,曾参,子游,有若之徒开馆授课,唯子夏见史籍记载为魏文王师,余者,曾参、师偃皆为平民学者,未尝有与于政,子思受业于诸先生,亦未见其有与政之举,唯有鲁公问,盖自孔子之后,其心皆有余创,不敢轻易尝试入仕一途,是以鲁诸派皆以传道为务,孟子来遊,学于子思弟子,以是孟子之接触,非如孔子之精粹,荀子辩曰:“博而不统”盖因此有。
三、论孔子之讲学与孟子之讲学相似
孔子开坛授业,无非传道;孟子之授徒,亦有如此,孟子曰:“得天下之英才抚育之,二乐也”。孔子未有此叹,然亦尝曰:“自束脩以上无不受。”儒者重于修身,孔子数答弟子之礼问,仁问,孟子亦是,其论人性之本善无非亦脱胎此来。孔子授徒,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孟子授徒,如万章,公孙丑一类亦各尽其才。此盖孟子有所取于孔子者也。
四、论孔子之言谈与孟子之言谈不同
孔子之言,盖如春风,子禽问子贡曰:“夫子之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盖孔子其人谦,其言逊,颇有进退之道,故其屡为弟子思忆。孟子之言,盖如迅雷,其与告子辩性,其言滔滔,其理强强,又云颇自善浩然正气。孔子所言,几全以为就事论事,未尝有所揆度,如问政亦就事论事,彬然有礼。孟子则有士人之自尊之心,凡言,虽答,皆若欲折君王之面,以自示。每读孔子,亲之,每读孟子,敬之。孔子盖如河柳,孟子盖如高杨,二夫子之所不同,有类是乎。
五、论孔子与孟子之自守相似
孔子尝言,斯文之未丧,又言匡人其如予何,孟子则云吾善养吾之浩然正气,二子颇自信奉其道,能自守之,虽陈蔡之阸,虽齐国之折,未尝动之,此二子之类也。
六、论孔子与孟子之处世不同。
孔子不苛人而苛己,子贡讥人,孔子自言,夫我则不暇;孟子苛己亦苛人,孟子妻有小疵,则欲出之。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天下厚之;孟子肃如秋风,天下或有不喜。孔子语难他见者,维道德有过则以讥之,孟子则尝怒曰:“墨子无父,杨子无君,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二夫子之所见待者,亦有不同乎!
七、论孔子与孟子世界观之相似。
孔门祖述尧舜,称周公,褒扬礼与道德,其目的唯公正有序,天下大同。孟子进之,更褒尧舜,几为曲护。孔子贵民,尝言,民无信不立;孟子亦是,慨然语曰:民为贵。孔子虽不同,亦敬贤爱士,孟子则以贤进乐毅,亦以贤退乐毅,上已明孔宽孟猛,于此亦是,然则敬贤爱士有类也。
八、论孔子与孟子所贵之不同。
孔子贵仁,凡品评人物,唯仁字不轻易许;孟子贵仁义,凡孔子之谓不及者,孟子则可以及之。杀生成仁,舍身取义,明孟子乃发展孔子之说而颇刻于人,荀子云:“ 案往造旧说”,盖基于此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