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看到江面敌船,为何不射火箭呢?
火箭,草船借箭,当时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看到江面敌船,为何不射火箭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单,因为草船借箭不存在。
真实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这样,并不是在赤壁时期。
214年,濡须之战爆发,安徽巢县西巢湖是战场。
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出兵攻陷皖县。
曹操决定以攻为守,于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声称领四十万步兵出兵濡须口。
对此,孙权早有预计,也集中了7万主力迎战。
双方在濡须对攻1个多月,期间孙权多次主动出击。
比如甘宁率领3000士兵夜袭曹操大营,甚至带着100多敢死队直接冲杀曹操的大帐。
曹操发现孙权此次志在必得,不敢随便出战,以防御为主。
于是,孙权亲自率领水军大船来曹操阵营外挑战。
当时天有大雾,曹操不敢出战,命令按兵不动。
于是,孙权命令乐队奏乐。曹操大怒,但还是不敢出兵,就命令弓弩手对准音乐方向乱箭齐射。孙权的大船在曹军的箭雨中岿然不动。
结果曹军的弓弩太厉害,孙权木船一面中箭太多,竟然向一面倾斜。
于是孙权命令木船转向,继续挑战。
曹操更是不敢出击,最终孙权带着船上几万支箭回去。
后来曹操得知真相,感叹的说:“生儿子就应当像孙仲谋那样,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那样!”
知道孙权难以对付,曹操最终率领大军撤退。
这就是真正的草船借箭。
其实孙权并不是为了箭,而是向曹操挑战。
至于曹操不随便出战,也是正确的决定。
因为东吴擅长水战,曹军并不是他们对手。在复杂天气强行出战,曹军水军可能遭遇毁灭性打击。
其实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代水军对战,使用火箭是很寻常的事情。
以为古代船只都是木质,一旦着火就是船毁人亡。
自然,木船中火箭到燃烧起来,毕竟有个过程,还是可以扑灭的。
况且火箭不可能射的太远,也受到限制。
如果真正是草船,那就完全不同。草靶一旦中了火箭必然迅速起火,那诸葛亮岂不是成为烤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白白浪费十万支箭,却没有用一支火箭?根据故事情节判断,这是作者虚构的情节,所谓演义,真实性是打问号的。《三国演义》中,作者的出发点是尊刘贬曹,诸葛亮是歌颂的对象,曹操是贬斥的对象,只有这样来安排情节,才能通过曹操的愚蠢,来突出诸葛亮的聪明。试想,诸葛亮趁大雾弥漫江面,前往“借箭”,由于雾大,曹操不敢轻易出战,使用弓箭射诸葛亮的船只,可以说,诸葛亮的船只,离曹操水寨一定很近,若不在射程内,就借不成箭了,既然在射程内,一但火箭射在草人上,诸葛亮的船一但着火,诸葛亮的性命就难保了,诸葛亮难道想不到这些?曹操手下的火攻手多的是,曹操怎么能想不到这个方法呢?曹操也是足智多谋的人,难道就这样愚蠢?足见是作者虚构的情节。再从另一个侧面考虑,曹操害怕诸葛亮的船着火,引火烧身,水寨着火就麻烦了,才不敢使用火箭的。这样理解也是不妥当的。试想,上雾的时候,一般都是无风的,若有风,会把雾吹散,雾被吹散怎么借箭?还有,用诸葛亮的火船烧曹操的水寨,必须有风力,这没有风怎么烧?。曹操的水寨在北面,诸葛亮的船只在水寨的南面,秋冬季节,大都北风,南风极少。就是刮风也是北风,烧别的船,也只能向南烧,北面顶风怎么烧?可见,草船“借箭”情节是虚构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为何曹操不用火箭呢?原因有以下几点?一,火箭主要是攻城利器,曹操部队肯定带有火箭,但是因为海上作战,特别还是在夜 间,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烧毁自己的战船,所以防御的部队,肯定身边没带有火箭!二,普通箭的准确度,比火箭准确度强,也是做为防御部队,通常携带普通件的原因,也是用来攻击不明船队首要选择!三,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表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作者不允许曹操部队使用火箭,如果曹操部队当时使用火箭,那就不是“草舟借箭”,而要改成,“火烧诸葛”,不利于以后的“火烧赤壁”剧情的发展!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典故:草舟借箭
在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但有些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便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痛快的答应了。周瑜觉得奇怪,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备齐,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情况。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600名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并叮嘱鲁肃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思考后答应了。 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
待到太阳出来,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而草靶子上的箭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成语解读:“草船借箭”意思是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借助他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心得:周瑜的忌妒不可取,曹操的多疑不可取。我们要像诸葛亮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为人处世不会患得患失,才是真正决胜千里的真谛。
草船借箭,历史上确有其实,但主要人物并非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有两种说法:
1、据《三国志·吴主专》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