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说,美国失去对叙利亚的控制,是历史的必然?
叙利亚,美国,俄罗斯为何说,美国失去对叙利亚的控制,是历史的必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何说,美国失去对叙利亚的控制,是历史的必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何说,美国失去对叙利亚的控制,是历史的必然的?
因为美国控制不了叙利亚了,己经失去了,还控制什么。所以说美国失去对钗利亚的控制是历史的必然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了解国际大事,向专家咨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美国如果想“控制”叙利亚,不会拖到今天,也许在2011年就会乘着叙利亚举国汹汹的反政府浪潮,推翻巴沙尔,另立一个“傀儡”政府。
当时的巴沙尔,由于少数阿拉维权贵阶层掌控着国家的优势资源,占比更多的逊尼派民众,库尔德人,土库曼人以及其他阿拉伯人,在自上而下的资源分配中,根本没有公平可言。反抗的基因早已充满了叙利亚国家肌体的每一个细胞。这种涌动的暗流只需要一个出口,马上会奔涌而出。2011年,几个年轻人在墙上的“涂鸦”被当作反政府的“大逆不道”,当局用“不可描述”的方式处理了此事。随即引爆叙利亚举国上下反对巴沙尔的炸药桶。
民众永远都是最现实的,“不患寡而患不公”的理论,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此时的巴沙尔,如果能够以正常方式面对抗议示威民众,用对话方式解决国内矛盾,事情也许到不了之后的武装对抗。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民众只是要求巴沙尔修改侧重于阿拉维权贵阶层的保护性政策,给予大多数非什叶派民众更多的权利。然而巴沙尔不愿亲手打破父亲哈菲茨终其一生建立起来的什叶派堡垒。大规模的镇压开始了,自此,叙利亚进入暗无天日的噩梦。
如果美国想“控制”叙利亚,当时就是最好的机会,巴沙尔针对民众的“特殊治理手段”,遭到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并在一个月之内撤走了几乎所有的驻叙机构。甚至连当时的伊朗总统内贾德都看不下去,强烈谴责巴沙尔的“过分”。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派出代表前往叙利亚,调查霍姆斯省胡拉村90名村民被杀事件,以及对叙利亚化武工厂的调查取证。
作为热爱“搅屎”的美国,此时此刻的叙利亚,具备了所有“被推翻”的条件,说其是众矢之的似乎一点都不过分。如果美国想“控制”叙利亚,在联合国稍加“操弄”,叙利亚非常有可能变成2003年的伊拉克。因为美国当时的经营重心在亚太,重中之重在东北亚。而中东地区更注重于伊朗和阿富汗。说白了,美国当时对叙利亚没兴趣。到了2012年,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武装对抗已经形成,美国仍然遵循联合国提倡的“政治解决”途径,促成了一个“叙利亚反对派联盟”,并将总部设在了安卡拉。这个“联盟”除伊朗一家反对,甚至连巴沙尔本人都承认这个联盟。
但这个时候双方的对话机制已经相当脆弱了。因为,叙利亚国内派别纷杂的民族结构和鱼龙混杂的武装组织,已经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反政府态势,而这些零散的共同体相互之间也在为了争夺地盘而冲突不断。人常说乱世出英雄,但乱世同样也出恐怖分子。各路豪强也纷纷粉墨登场乱中取胜,形成气候的恐怖分子反而成了叙利亚最强的一支力量,甚至一度将巴沙尔逼退至大马士革,南方能够控制的领土仅剩23%,“叙利亚反对派联盟”与巴沙尔政府的对话窗口被彻底堵死。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俄罗斯和伊朗出手相救,叙利亚政府在2015年就可能让“黑旗军”推翻,巴沙尔本人的项上人头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
俄罗斯当然不是“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楷模。美国更不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活菩萨。与其说俄罗斯在帮助叙利亚,毋宁说是在履行一项义务。早在冷战时期,巴沙尔的父亲老阿萨德,就与苏联签订过军事互助协议。苏联在叙利亚合法拥有两处军港(塔尔图斯军港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同时有义务以军事介入的方式“保护”叙利亚。尽管苏联变成了俄罗斯,但协议并没有失效,普京总统更想通过进兵叙利亚,展示已经开始萎缩的肌肉,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弱化国际社会对克里米亚问题的关注度,同时打开一个口子,将车臣反俄势力引向中东。在巴沙尔的“邀请”下,浩浩荡荡的杀进叙利亚。
目前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兵力投送不少于5万人,其中包括俄海陆空正规部队,“格鲁乌”特种作战小组以及几千名瓦格纳公司的雇佣军,甚至大批来自俄罗斯的恐怖分子。还有包括300S远程防空反导系统,“铠甲”近防系统,各种坦克,战车,战机,直升机以及各类舰艇。
想控制叙利亚的不止是俄罗斯,还有伊朗。伊朗神权政府与巴沙尔政权同属什叶派,尽管分属宰德派和阿拉维派,但相似的命运让二者在政治选择上殊途同归。如果能帮助巴沙尔“复国”,伊朗就可以像渗透伊拉克一样,实现左右未来叙利亚政治的可能。
作为最早的参战国,雁过拔毛的埃尔多安当然得分一杯羹。其实9年来,土耳其就干了两件事:一,组建了一支听命于自己的反政府武装。二,占据了叙利亚北方的部分地区。这也是土耳其在未来与叙俄利益置换的筹码。
美俄之间的斗争已经是100年来的常态化存在,当俄罗斯扯起反恐大旗,正能量的号召席卷全世界。美国如果不进来,显然背离了“全球反恐”的既定战略。当时甚至有这样一种声音:美国只反危害美国的“恐”,对别国的“恐”视而不见。再者,美国不能容忍的还有俄罗斯试图染指中东的野心。这些都是双方国家定位决定的,也是博弈理论的必然选择。在国际社会中,对美俄两家都存在褒贬和毁誉。但美俄在叙利亚的反恐行动,应该都无可指责。只不过双方因军力上的差异和支持者的不同,各自的打法也就不尽相同,但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
俄国人的进入,刺激了美国,同时也直接决定了美国军事进入的结果。但奥巴马在2015年第一次的总统令中的出兵人数是多少?不超过100!而且这些人只负责训练部队,教授武器装备的使用以及规划具体战术。由于俄罗斯与伊朗源源不断的进入叙利亚,美国也将派遣部队增加至2000 人,只负责空中保护和收复区的治安战。从2019年的“去而复来”,人数缩水了近一半。从武器装备到参战人数以及明显的战略意图,到底谁想控制叙利亚,还是个问题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