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炭疽病是山药栽培面临的严重病害,如何识别防治呢?
山药,叶片,病害炭疽病是山药栽培面临的严重病害,如何识别防治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炭疽病是山药栽培面临的严重病害,如何识别防治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山药炭疽病是山药的主要病害之一,属于真菌病害的一种,在25~30度范围内,属于发病适温,可借助风雨传播。高温多雨的夏季,容易感染发病,高温高湿,是炭疽病发病的条件。重茬种植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山药炭疽病,在种植当中,田间荫蔽,通风不良,雨后排水不畅通,使用氮肥过多,山药出现徒长,抗病害的能力降低,这样的地块容易发病。受病的山药,发展蔓延很快,造成山药出现落叶,甚至枯死等,会引起山药的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给山药种植者带来的严重损失。
山药田
山药炭疽病首先会对山药的地上部分,叶片以及秧蔓产生危害,病害发生初期,在山药的叶片上,有不规则的水渍状,暗绿色,下陷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规则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斑点的中部出现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褐色或黑褐色,从外观上看,整个斑点有同心轮纹出现,空气潮湿,在病斑处出现有黏状物分泌出,呈现淡红色,然后病斑变为黑褐色,干燥后,病斑处开裂穿孔,受害的山药叶片常常连片脱落,藤蔓受害后,出现干枯,生长不良,地下部分根茎不开个。
山药
1,山药炭疽病的防治,主要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除了将使用的教材,每年都要进行采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将山药种植在地势较高,不容易出现水渍的地块,将山药的秧蔓,不能匍匐在地下,适当减少氮肥的使用,增加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磷肥,钾肥的用量,使山药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害的能力。
山药苗
2,化学药剂防治,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就应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预防,而不能等到发病后,再进行喷洒农药,一旦出现发病之后,使用的药剂会更多,被迫使防治病害的成本增加。因此,早期预防要引起注意,并进行实施。在山药的生长期,早期可采用6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吡唑醚菌酯+3000倍液爱多收,每10天左右喷洒一次,夏季到来雨水增多,这时可采用1000倍液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水乳剂800倍液+600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芸苔素内酯+有机硅农药增效剂,在雨季一般7~10天喷洒一次,下雨之前一天进行喷洒,喷洒农药,宜选择在下午5:00之后进行陪喷洒,避开中午高温。也可以使用阿密西达,或者是拿敌稳等进行防治。喷洒农药要做到均匀周到,不漏喷,宜早使用农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药炭疽病是山药种植期间一种常见的病症,该病主要危害山药叶片和茎杆,该病主要起初危害山药叶片,可以发现叶片有不规则黑褐色斑点由小逐渐变大增多,病部叶子呈下陷状,病斑部叶子出逐渐干枯,颈部生长不良,后期可导致整株枯黄落叶。治疗可用代森锰锌,甲托,百菌清,异氰脲等药物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在尝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药炭疽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危害茎蔓部位。 主要症状:发病时叶片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着生黑色轮生小黑点,呈同心圆圈状,即一圈一圈的。
叶片症状:发病初从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至褐色或黑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间为灰褐至灰白色,有轮纹,上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发病部位变硬变脆,雨水冲刷后容易出现穿孔破裂。 叶片发病有慢性型和急性型,急性型发病快,若不及时用药防治,没几日田间就有大量落叶,俗称“落青叶”,导致严重减产。急性病斑多发生于叶片与叶柄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病斑较小,不规则形,褐色。 茎蔓症状:初生梭状或不规则斑,中间灰白色、四周黑色,严重的上下病斑融合成片,导致部分茎蔓枯死,严重致全株干枯,病部长满黑色小点。 发病规律: 高温(温度25-30℃)、多雨、高湿(相对湿度打80%以上))是发病流行的决定因素。从田间发病情况看,6-7月是雨季节,气温适宜,雨水较多,山药藤蔓生长迅速,能看到零星叶片有黑色小斑点。6-7月是炭疽病流行蔓延的主要时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发病高峰期,9月份后会减轻。据观察,大面积山药始见病株一般在大雨后4-6天。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抓好关键时期,重点在发病初期施药保护,可选用咪鲜胺+百泰、信生+碧杰、世高+阿米西达,稳腾+安泰生,根据病情隔10-15天再防治1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