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南山区规模栽种黄花菜可行吗?需要哪些管理技术?
黄花菜,土壤,花蕾西南山区规模栽种黄花菜可行吗?需要哪些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西南山区规模栽种黄花菜可行吗?需要哪些管理技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花菜又名萱草、忘忧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5公分,根簇生、肉质,且根端膨大;叶基生,成狭长带状,长40~60公分;其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数朵,花型大、漏斗状,因其开花为橙黄色,故称“黄花菜”。
黄花菜适应性强,南北各地都有种植,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安徽、江苏、甘肃、内蒙古、吉林等省,而秦岭以南地区更为常见,村落旁田埂上随处可见一簇簇黄花菜。
黄花菜具有药食同源性,近几年成为悄然兴起的种植效益不错的经济作物。
杜康能解闷,萱草解忘忧
黄花菜源产地就是中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很多文献史料上记载了黄花菜的药用价值,古代文人诗篇中赋予萱草(黄花菜)不同的寓意内含。
黄花菜又名萱草、忘忧草,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诗经》里就有记载,一夫人因其丈夫远征,特种“萱草”以解忘忧。
吴中书生谓之疗愁。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出《述异记》)人们用来佐膳的黄花菜,学名为萱草。大约已栽种了两千多年,是我国特有的土产。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白居易为好友刘禹锡书云“杜康能解闷,萱草解忘忧”。
白居易也有过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为他晚年的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的身世予以劝慰。
苏东坡曾赋日:“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爱心。
因地制宜种植黄花菜,田埂地头种植也能增加一些收入,规模种植走出产业扶贫新模式
1,掌握黄花菜的生长习性
黄花菜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可与较为高大的作物间作。黄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忌土壤过湿或积水。旬均温5℃以上时幼苗开始出土,叶片生长适温为15℃~20℃;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20℃~25℃较为适宜。
2,适宜种植的地区
黄花菜易成活,好种植,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多分布于秦岭以南、湖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省,西北地区甘肃、陕西两省,吉林与内蒙古草原等地。四川渠县被称为“中国黄花之乡”。
因此,在我国西南山区从区域和气候条件都适宜种植黄花菜,规模种植是可行的。
3,用好扶贫政策,黄花菜种植助力扶贫攻坚
黄花菜原产于我国,是食药同源的经济作物,适应性广,栽培管理也比较容易,近几年很多地方把黄花菜种植做成了规模产业,产品内消与出口双轮驱动,提高了黄花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效益。
举这样一个实例:产业扶贫要双轮驱动、双向发力,一方面鼓励和扶持要落到实处,一方面群众更要积极投身其中。只有因地制宜,抓住特色,用好政策,才能收获致富希望。在宁夏盐池县,黄花菜风头正劲,成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金花”。
黄花菜的栽培与管理
一,黄花菜常用的栽培繁殖方式
1,分株法
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是将母株丛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种是由母株丛一侧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种苗,留下的让其继续生长。
挖苗和分苗时要尽量少伤根,随着挖苗和分苗随即栽苗。种苗挖出后应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开或每2~3个芽片为一丛,由母株上掰下。将根茎下部生长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层新根,并把过长的根剪去,约留10cm长即可。
2,切片法
切片法有点类似于土豆种植,花菜采收完毕后,将根株挖出,再按芽片一株一株分开,除去短缩茎周围的毛叶,已枯死的叶,然后留叶长3~5cm,剪去上端;再用刀把根茎从上向下先纵切成两片,再依根茎的粗度决定每片是否需要再分。如果根茎粗壮,可再继续纵切成若干条。这样每株一般可分切成2~6株,多者可达10株。须注意,在分切时每个苗片都需上带“苗茎”,下带须根。分切后用50%多菌灵1200倍液浸种消毒1~2h,捞出摊晒后用细土或草木灰混合黄土拌种育苗
3,扦插法
黄花菜采收完毕后,从花莛中、上部选苞片鲜绿,且苞片下生长点明显的,在生长点的上下各留15cm左右剪下,将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使上、下两端埋入土中,使苞片处有生长点的部分露出地面,稍覆细土保护;或将其按30°的倾角斜插,深度以土能盖严芽处为宜。当天剪的插条最好当天插完,以防插条失水,影响成活。插后当天及次日必须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接。以后土壤水分应保持在40%左右。约经1周后即可长根生芽。入冬注意防寒。经1年培育,每株分蘖数多者有12个,最少5个,翌年即可开花。
二,黄花菜的种植要求
黄花菜根系发达,要求种植在土层厚的地方,种植前施足基肥,深翻25~30公分。因为黄花菜耐干怕涝,种植不能选择低洼易涝的田块。
1,合理密植。采用密植可发挥群体优势,增加分蘖、抽薹和花蕾数,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一般多采用宽窄行栽培,宽行60~75cm,窄行30~45cm,穴距9~15cm,每穴栽2~3株,栽植3000~5000株/亩,盛产期达10万~15万株/亩。
2,适当深栽。黄花菜的根群从短缩茎周围生出,具有1年1层,自下而上发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点,因此适当深栽利于植株成活发旺,适栽深度为10~15cm。植后应浇定根水,秋苗长出前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新苗的生长。
3,中耕培土。黄花菜为肉质根系,需要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才能有利于根群的生长发育,生育期间应根据生长和土壤板结情况,中耕3~4次,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时进行,第2~4次在抽薹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三,黄花菜的水肥管理
黄花菜要求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苗期和花蕾期水肥结合。
1,冬肥(基肥)。应在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秋苗经霜凋萎后或种植时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施优质农家肥每亩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亩
2,苗肥。苗肥主要用于出苗、长叶,促进叶片早生快发;苗肥宜早不宜迟,应在黄花菜开始萌芽时追施,追施过磷酸钙10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
3,薹肥。黄花菜抽薹期是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期需肥较多,应在花薹开始抽出时追施,追施尿素15公斤/亩、过磷酸钙10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